[实用新型]一种可充电镍碳电池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28452.0 | 申请日: | 2014-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001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马东升;顾心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红岸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10/65;H01M10/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906 上海市宝***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充电 电池组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可充电镍碳电池组结构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环保和使用工况的要求,充电电池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尤其是镍碳电池的使用,镍碳电池元件是比镍氢超级电容电池还要新的新型能源电池,主要应用于动力电源提供和电力蓄能方面,镍碳电池元件又叫镍碳超级电容电池,它是电池元件生产厂生产的单个具有不同容量的电池元件基本单元块,并由一组电镍碳电池块元件按照工业生产制式组装可以形成具有使用属性的电池组;镍碳电池设计了充电装置并密封成产品的镍碳电池组即可组成可充电镍碳电池组;但因为交通车辆在全国范围的室外全天候工作时,温度范围能够达到零上70摄氏度至零下40摄氏度,影响了可充电镍碳电池组的使用性能;且在北方室内或无采暖环境中使用这种电池也会造成能源浪费,增加设备间运营成本。
由于可充电镍碳电池组要求室外全天候正常工作,且要求降低成本,以保证可充电镍碳电池组的使用性能和全面推广的可能性,为了达到以上目的,目前现有技术是:
1)增加电池箱体的厚度或者增加保温装置;
2)增大电池的容量。
但增加电池箱体的厚度或者增加保温装置,只能短时间的维持电池元件的温度,且增加了电池组件的体积,提高了搬运的难使,增加了使用空间的大小;增大电池的容量则增加了运行成本,且同样不能满足零上70摄氏度至零下40摄氏度的宽温要求。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外所用的这种电池组结构,有以下几个缺点:
1)不能满足在零上70摄氏度至零下40摄氏度时使用的宽温要求,影响了可充电镍碳电池组的使用性能;
2)在北方室内或无采暖环境中使用这种电池也会造成能源浪费,增加设备间运营成本;
3)增加电池箱体的厚度或者增加保温装置,只能短时间的维持电池元件的温度,且增加了电池组件的体积,提高了搬运的难使,增加了使用空间的大小;
4)增大电池的容量则增加了运行成本,且同样不能满足零上70摄氏度至零下40摄氏度的宽温要求;
5)目前电池组结构无法满足车载等震动大的使用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下的电池组结构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充电镍碳电池组结构,该电池组结构在使用时,能够满足零上70摄氏度至零下40摄氏度的宽温要求,并且方便组装和集成,能满足车载等震动大的使用环境。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可充电镍碳电池组结构,包括可充电镍碳电池元件,电池元件之间使用短路片进行串联,并连接到控制板的输入输出端子之上,电池元件上有排出液体或者气体的单向阀;进一步采用如下结构:包括充电和控制模块化部件、水平主箱体和水平副箱体,可充电镍碳电池组布置在水平主箱体或者水平副箱体内,并设置有水平主箱体箱盖或者水平副箱体箱盖,并在其正面的锁紧面进行扣合,所述的充电和控制模块化部件布置在水平主箱体内的一侧,其面板上设有标准的输入输出端子;充电和控制模块化部件与电池组接口采用快插结构。
优选地,安装有所述充电和控制模块化部件的功能区外侧箱壁上开设有至少4个电缆线接入的进线孔。
优选地,还包括对电池进行固定或者温度调整的电池环境区,所述电池环境区布置在水平主箱体的另一侧,其与充电和控制模块化部件之间有水平主箱体分隔板分开。
优选地,还包括电池扩展区,并在水平主箱体或者水平副箱体上设置有结合面,所述电池扩展区与水平主箱体或者水平副箱体的结合面连接,在所述结合面上布置有带通孔的绝缘橡胶垫,并用结合面连接螺母和结合面连接螺栓进行连接。
此处设计目的在于,充电和控制模块化部件布置在水平主箱体内的一侧,面板上设有标准的输入输出端子,充电和控制模块化部件与电池组接口采用快插结构以提高电池结构的集成度,并且水平主箱体或者水平副箱体上设置有结合面,电池扩展区与水平主箱体或者水平副箱体的结合面连接,结合面上布置有带通孔的绝缘橡胶垫,并用结合面连接螺母和结合面连接螺栓进行连接,所以可根据不同的应用使用分段化配置以满足使用要求;在生产中一般技术工人也能完成产品成产任务。
优选地,当安装面呈水平方向布置时,还包括至少一根喷管,喷管的根部连接在充电和控制模块化部件上,喷管延伸到电池环境区的上方,所述喷管上至少设置有两排孔式喷口,孔式喷口分别对着电池元件上的单向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红岸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红岸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284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