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除屑型岩心钻杆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26532.2 | 申请日: | 2014-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470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孟书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孟书芳 |
主分类号: | E21B17/00 | 分类号: | E21B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5000 安徽省淮***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岩心 钻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质设备,更确切地说,是一种除屑型岩心钻杆。
背景技术
在地质勘探活动中,经常需要对岩石或岩芯进行取样,需要使用到井用钻杆。现有的井用钻杆在工作时,特别是钻探石质地层时,钻头容易被岩石粉末包裹,造成钻头打滑,使用者需要反复上下拉动钻杆来进行人工除屑,严重影响钻杆的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除屑型岩心钻杆。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除屑型岩心钻杆,所述的除屑型岩心钻杆包含一中空的连接螺杆和一实心的圆筒状的钻头,所述的连接螺杆和钻头之间设有一中空的喷气圆筒,所述的连接螺杆的内部设有一气通道,所述的气通道与所述的喷气圆筒相连通,所述的喷气圆筒上设有由喷气孔组成的喷气孔阵列。
作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喷气孔螺旋地设置在所述的喷气圆筒的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除屑型岩心钻杆利用连接螺杆内部的气通道和喷气圆筒上的喷气孔阵列,使用者可以在气通道内注入高压空气,通过喷气孔来直接对钻头周边的碎屑进行喷除,有效解决了钻头的打滑问题,提高了井用钻杆的工作效率。该除屑型岩心钻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除屑型岩心钻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除屑型岩心钻杆沿A-A线的剖视图;
其中,
1、除屑型岩心钻杆;2、连接螺杆;21、气通道;3、钻头;4、喷气圆筒;41、喷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除屑型岩心钻杆1包含一中空的连接螺杆2和一实心的圆筒状的钻头3,该连接螺杆2和钻头3之间设有一中空的喷气圆筒4,该连接螺杆2的内部设有一气通道21,该气通道21与该喷气圆筒4相连通,该喷气圆筒4上设有由喷气孔41组成的喷气孔阵列。
喷气孔41螺旋地设置在该喷气圆筒4的侧壁上。这种结构能形成螺旋气流,提高喷射的效果。
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孟书芳,未经孟书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265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