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场地车转向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25876.1 | 申请日: | 2014-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325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郝再生;徐世伟;刘明;李静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一汽(四川)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1/14 | 分类号: | B62D1/14;B62D7/22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 51213 | 代理人: | 罗韬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 场地 转向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向机构,尤其涉及一种电动场地车转向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场地车转向机构,转向手柄采用固定连接方式,不方便驾驶人或乘客上下;,而且前桥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跳动,会造成相对于电动车底架之间产生的相对位移,从而损坏转向机构;而且前轮左右摆动不一致时会对横拉杆产生冲击力,造成横拉杆的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了以上问题的电动场地车转向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场地车转向机构,包括把手、转向手柄和横拉杆,还包括转向轴、万向节、转向座和传递力臂,所述转向轴的一端与转向手柄铰链连接,转向轴的另一端通过万向节与传递力臂连接,所述传递力臂与转向座固定连接,所述转向座与横拉杆中部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传递力臂由一对上力臂和一对下力臂组成,所述上力臂与下力臂之间铰链连接,呈菱形四边形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转向轴外套装有转向轴套;
作为优选,所述横拉杆两端设有球头销;
作为优选,所述转向座上还设有转轴和支承座,所述转轴上套装有轴套,所述支承座上设有连接销轴,所述连接销轴与轴套焊接;
作为优选,所述支承座固定于前桥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转向轴的一端与转向手柄铰链连接,可将转向手柄抬起,方便驾驶人或乘客上下;还保护转向机构不因前桥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跳动而损坏;减少了前轮左右摆动不一致形成的对横拉杆的冲击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转向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把手;2.转向手柄;3.转向轴;4.转向轴套;5.万向节;6.传递力臂;7.球头销;8.横拉杆;9.转向座;10.转轴;11.连接销轴;12.支承座;13.轴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一种电动场地车转向机构,包括把手1、转向手柄2和横拉杆8,还包括转向轴3、万向节5、转向座9和传递力臂6,所述转向轴3的一端与转向手柄2铰链连接,可将转向手柄2抬起,方便驾驶人或乘客上下,转向轴3的另一端通过万向节5与传递力臂6连接,转向轴3外套装有转向轴套4,所述转向轴套4固定于电动车底架上,所述传递力臂6与转向座9固定连接,所述传递力臂6由一对上力臂和一对下力臂组成,所述上力臂与下力臂之间铰链连接,呈菱形四边形结构,该结构可通过上下距离的变动适应前桥相对于电动车底架之间产生的相对位移,从而保护转向机构不因前桥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跳动而损坏,所述转向座9与横拉杆8中部固定连接,所述横拉杆8两端设有球头销7,所述球头销7与车轮的转向节臂连接。所述转向座9上还设有转轴10和支承座12,所述转轴10上套装有轴套13,所述支承座12上设有连接销轴11,所述连接销轴11与轴套13焊接,所述支承座12固定于前桥上,由连接销轴11与轴套13、转向座9和支承座12构成的机构,可减少前轮左右摆动不一致形成的对横拉杆8的冲击力。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电动场地车转向机构进行了详尽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对本实用新型的变更和改进将是可能的,而不会超出附加权利要求所规定的构思和范围,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汽(四川)专用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一汽(四川)专用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258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起吊装置的动态称重机构
- 下一篇:天然气运输车伸缩式套筒油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