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煤层气地面输气管道凝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25519.5 | 申请日: | 2014-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798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易同生;叶姜;赵霞;金军;周效志;赵凌云;白利娜;罗开艳;陈捷;高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煤层气页岩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F17D3/14 | 分类号: | F17D3/14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楠 |
地址: | 550000 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层气 地面 输气管道 凝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层气地面输气管道凝水器,属于煤层气凝水器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地面煤层气管道集输工程中,由于气井产出的煤层气含有部分水蒸气,当集输管线的环境温度低于井口温度,这些水蒸气在管道输送过程中凝结成水,在管线低点积存而影响煤层气的管道输送效率。特别是冬季温度偏低的地区,管线里面凝析水会结冰膨胀而冻坏管道,影响煤层气集输管道正常工作。
煤层气管道集输工程通常在管线低点设置凝水器,定时人工排除管道中少量凝液,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煤层气地面输气管道凝水器,能自动实现对凝水器排水功能,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煤层气地面输气管道凝水器,包括凝水器,孔板放置在凝水器内并将凝水器分为上、下两层,在凝水器上层两侧设有集气管,在凝水器下层底部设有排水槽,在排水槽设有排水总成,该排水总成由排水器、密封圈、归位弹簧和浮圈构成,排水器与排水槽配合,密封圈设置在排水器顶部并通过归位弹簧连接排水器,在密封圈正上方设 有浮圈并通过竖杆连接。
前述的煤层气地面输气管道凝水器中,排水器为凸型结构,归位弹簧连接在该凸型结构两侧。
该实用新型原理为:当气体集输逐渐产生一定量积水后,在积水浮力作用下,浮圈上升,从而带着密封圈在克服弹簧反弹力之后上升,当密封圈上升到一定距离并与排水器形成缝隙,该缝隙与排水器中的排水沟形成T形排水管,此时高压气体将积水通过T形排水管排出凝水器以外;液位下降到一定程度后,密封圈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回到排水器顶部并密封。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自动实现对凝水器排水,大大节约了时间,也保证了影响煤层气的管道输送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排水总成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凝水器、2-集气管、3-排水总成、4-排水槽、5-孔板、6-密封圈、7-归位弹簧、8-浮圈、9-排水器、10-竖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用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煤层气地面输气管道凝水器,如附图所示,包括凝水器1,孔板5放置在凝水器1内并将凝水器1分为上、下两层,在凝水器1上层两侧设有集气管2,在凝水器1下层底部设有排水槽4,在排水槽4设有排水总成3,该排水总成3由排水器9、 密封圈6、归位弹簧7和浮圈8构成,排水器9与排水槽4配合,密封圈6设置在排水器9顶部并通过归位弹簧7连接排水器9,排水器9为凸型结构,归位弹簧7连接在该凸型结构两侧,在密封圈6正上方设有浮圈8并通过竖杆10连接。
工作时,当气体集输逐渐产生一定量积水后,在积水浮力作用下,浮圈上升,从而带着密封圈在克服弹簧反弹力之后上升,当密封圈上升到一定距离并与排水器形成缝隙,该缝隙与排水器中的排水沟形成T形排水管,此时高压气体将积水通过T形排水管排出凝水器以外;液位下降到一定程度后,密封圈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回到排水器顶部并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煤层气页岩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未经贵州省煤层气页岩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2551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减压集装管束撬
- 下一篇:书罩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