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钵苗插秧机的取秧栽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24907.1 | 申请日: | 2014-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141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裴振军;李洪峰;杨洪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裴振军 |
主分类号: | A01C11/02 | 分类号: | A01C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15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秧机 栽插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钵苗插秧机的核心部件,尤其是钵苗插秧机的取秧栽插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的水稻栽插有传统的毯状苗带土移栽、钵体毯状苗带土移栽、钵体苗移栽等几种方式。其中,传统的毯状苗带土移栽方式伤根系,须一周左右的大缓苗,所用插秧机结构简单、性能可靠;钵体毯状苗带土移栽方式伤根系稍轻一些,但存在纵向送秧误差,秧爪取秧不准;钵体苗移栽方式不缓苗、增产,是最理想的水稻栽插作业方式。但是,国内研究的几种水稻钵苗移栽机具作业速度慢,栽插频率都不超过200次/分。日本有一种成排顶出式钵苗移栽机,作业速度较高,但是结构复杂、所用钵盘造价昂贵。其致命缺点是:当钵苗盘根不好或下种量少时,顶出不理想,决定其对需要单株栽插的超级杂交稻无效。如何研制出能快速栽插超级杂交稻的插秧机已成为当前农机行业一大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钵苗插秧机的取秧栽插装置来实现钵苗水稻插秧机的快速栽插作业。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钵苗水稻插秧机的取秧栽插装置由取秧机构行星轮式回转箱、取秧夹与栽插机构滑道回转箱、摆臂串联安装在链箱上构成,二者之间装有由弧形的、具有弹性的、左右两侧板安装在固定架上组成的“倒八字形”夹持放秧机构;行星轮式回转箱与滑道回转箱的旋转方向相反;所述取秧机构由行星轮式回转箱上对称安装二个回转式取秧夹构成;所述栽插机构由滑道回转箱上对称套装二个摆臂,摆臂的小轴上装有滚轮套,滚轮套在摆臂弹簧作用下压紧在凸轮滑道上;滑道回转箱上装有罩盖。
所述取秧夹的第一种技术方案是由左右两夹体通过销轴交叉安装在夹体座上,夹体座固装在行星轮空心轴上,左右两夹体中间的小轴上分别套装滚轮,两滚轮分别压在圆柱凸轮的两端面上,圆柱凸轮固装在凸轮轴上,凸轮轴套装在行星轮空心轴中间,凸轮轴另一端固装在行星轮式回转箱上;左右两夹体外侧中部分别装有夹紧弹簧。
所述取秧夹另一种技术方案由具有弹性的左右两夹体通过销轴安装在夹体座上,夹体座固装在行星轮空心轴上,左右两夹体末端的小轴上分别套装滚轮,两滚轮分别压在圆柱凸轮的两端面上,圆柱凸轮固装在凸轮轴上,凸轮轴套装在行星轮空心轴中间,凸轮轴另一端固装在行星轮式回转箱上;左右两夹体内侧中部还装有夹紧弹簧。
所述栽插机构由滑道回转箱体上对称套装二个摆臂,摆臂的小轴上装有滚轮套,滚轮套在弹簧作用下压紧在凸轮滑道上;回转箱体上装有罩盖。
所述“倒八字形”夹持放秧机构由弧形的、具有弹性的、左右两侧板安装在固定架上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分段作业方式将复杂的水稻钵苗移栽分为取秧与栽插两个简单动作,由两套机构来顺序完成;结构简单、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钵苗插秧机的取秧栽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钵苗插秧机的取秧栽插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取秧夹结构示意图;
图4是取秧夹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链箱,2、行星轮式回转箱,3、行星轮,4、空心轴,5、右夹体,6、左夹体,7夹体座,8、凸轮轴,9、左侧板,10、右侧板,11、滑道回转箱,12、摆臂,13、滚轮套,14、凸轮滑道,15、固定架,16、摆臂弹簧,17、夹紧弹簧,18、销轴,19、圆柱凸轮,20、滚轮,21、取秧夹, 22罩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钵苗水稻插秧机的取秧栽插装置由取秧机构行星轮式回转箱2、取秧夹21与栽插机构滑道回转箱11、摆臂12串联安装在链箱1上构成,二者之间装有由左右两侧板9、10安装在固定架15上组成的“倒八字形”夹持放秧机构;行星轮式回转箱2与滑道回转箱11的旋转方向相反。所述取秧机构由行星轮式回转箱2上对称安装二个回转式取秧夹21构成;所述栽插机构由滑道回转箱11上对称套装二个摆臂12,摆臂12的小轴上装有滚轮套13,滚轮套13在摆臂弹簧16作用下压紧在凸轮滑道14上;滑道回转箱11上装有罩盖22。
如图3所示,所述取秧夹21是由左右两夹体6、5通过销轴18交叉安装在夹体座7上,夹体座7固装在行星轮空心轴4上,左右两夹体6、5中间的小轴上分别套装滚轮20,两滚轮20分别压在圆柱凸轮19的两端面上,圆柱凸轮19固装在凸轮轴8上,凸轮轴8套装在行星轮空心轴4中间,凸轮轴8另一端固装在行星轮式回转箱2上;左右两夹体6、5外侧中部分别装有夹紧弹簧17。
如图4所示,所述取秧夹21另一种技术方案由具有弹性的左右两夹体6、5通过销轴18安装在夹体座7上,夹体座7固装在行星轮空心轴4上,左右两夹体6、5末端的小轴上分别套装滚轮20,两滚轮20分别压在圆柱凸轮19的两端面上,圆柱凸轮19固装在凸轮轴8上,凸轮轴8套装在行星轮空心轴4中间,凸轮轴8另一端固装在行星轮式回转箱2上;左右两夹体6、5内侧中部还装有夹紧弹簧1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裴振军,未经裴振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249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流量施肥装置
- 下一篇:一种纯钵体苗水稻插秧机用凹凸轮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