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海水直流冷却水杀贝剂效果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22780.X | 申请日: | 2014-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249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刘天琦;孙克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凯力正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G01N33/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01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水 直流 冷却水 杀贝剂 效果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水直流冷却水系统杀贝剂使用效果检测设备,属于工业水处理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沿海电力、钢铁、石油化工等行业工业冷却水系统大多采用海水直流冷却方式,海水作为冷却水,可以节省大量的淡水资源,降低企业的运行成本。然而,海洋生物在冷却水系统的繁殖与污堵是影响安全运行的常见问题。目前多数采用投加氯剂和人工结合的方法进行控制,但因环保问题和成本问题受到很大的限制,海水冷却系统经常遭受海生物的污染,制约了企业的稳定生产。上世纪90年代,非氧化性杀贝剂利用在环境保护、安全和成本方面的巨大优势,已被滨海工业冷却水系统广泛使用。
通常,杀贝剂的使用效果主要在机组检修期间才能得到检验,即停机期间对冷却水系统设备的海生物污堵和附着情况进行检查。以核电海水直流冷却水系统为例,冷却水系统的检修周期一般为18个月,在此期间运行系统内无法检测杀贝剂的使用效果,一旦出现海生物污染问题,会严重影响机组的运行安全,后果不堪设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海水直流冷却水杀贝剂效果检测装置,通过模拟现场实际的运行工况检测杀贝剂的实际使用效果,避免盲目的投加杀贝剂而达不到预期目的,从而保证了系统的稳定生产。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海水直流冷却水杀贝剂效果检测装置,由加药装置、给水泵系统、海生物监测箱组成。其中,加药装置将杀贝剂送入给水泵系统,给水泵系统将原水及药剂的混合液送入海生物监测箱,在监测箱内与试验活体接触,从而可以直观的对海生污损物的杀灭效果进行确定。加药装置与给水泵系统入口通过管路单向连通,给水泵系统与海生物监测箱通过管路单向连通。
所述海生物监测箱利用两隔板分隔为混合区,布水区和排放区;
所述混合区与布水区之间的隔板上端与箱体固定连接,下端为自由端,使混合区与布水区下部连通;所述布水区与排放区之间的隔板上端为自由端,下端与箱体固定连接,使布水区与排放区上部连通;
所述布水区设置布水板;所述布水板平行于海生物监测箱箱底;所述布水板两端分别与两隔板连接;所述布水板上部与箱体及两隔板围成的区域为海生物放置区;
所述布水板上设置通水孔;所述通水孔直径及孔间距,根据本实用新型放置海域,海生物种类及大小确定;
较佳的,所述通水孔直径为5-30mm,孔间距为20-50mm;
进一步,较佳的,所述通水孔直径为10mm,孔间距为40mm;
正常工作时,将本新型放置在现场适宜处,加药装置1内配制一定浓度的杀贝剂溶液,通过加药泵均匀送入给水泵入口;用给水泵将已加杀贝剂的冷却水(采用现场实际冷却用水)送入海生物监测箱的混合区,然后进入布水区,至此药剂已经完全混合均匀。布水板上面放置海生物试验活体,在由下而上通过通水孔的含药剂的海水冷却水作用下,慢慢的被杀死,控制此处的冷却水上升的流速等同于实际冷却水系统的流速,以达到最大程度的模拟现实运行工况。最后,冷却水通过排放区排掉。
利用本实用新型,不但可以确定和检验某种杀贝剂的使用效果,而且可以了解和比较几种杀贝剂在同一水质条件下的使用效果。从而,为企业对药剂品种的选型提供有力的依据,规避了盲目使用杀贝剂造成的不良影响。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可以直观的对杀贝剂的杀灭效果进行检验,并且可以通过模拟现场的实际运行工况,确定行之有效的加药方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布水板俯视图;
图中:1-加药装置、2-给水泵系统、3-海生物监测箱、4-混合区、5-布水区、6-海生物放置区、7-布水板、8-排放区、9-隔板、10-通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及图2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加药装置1、给水泵系统2、海生物监测箱3组成。所述加药装置1将杀贝剂送入给水泵系统2,给水泵系统2将原水及药剂的混合液送入海生物监测箱3,在监测箱3内与试验活体接触,从而可以直观的对海生污损物的杀灭效果进行确定。加药装置1与给水泵系统2入口通过管路单向连通,给水泵系统2与海生物监测箱3通过管路单向连通。
所述海生物监测箱3利用隔板9分隔为混合区4,布水区5和排放区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凯力正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凯力正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2278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