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卸压煤层气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22754.7 | 申请日: | 2014-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962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马晓凡;杨帆;范拓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43/00 | 分类号: | E21B43/00;E21B43/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高桂珍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煤层 气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矿使用的卸压装置,尤其井身稳定且抵抗破坏能力强的一种新型卸压煤层气井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卸压煤层气井采用三开结构,钻井的第一开孔径段设有表层套管,在表层套管和井壁之间用水泥浆固定,第二开孔径段于表层套管内设有岩层套管,在岩层套管与表层套管及井壁之间用水泥浆固定,第三开孔径段内设有产气筛管,产气筛管通过悬挂装置悬挂于岩层套管底部。这种传统的卸压煤层气井在施工过程中,多次下套管、多次用水泥浆固井、通过悬挂装置将产气筛管悬挂于岩层套管底部的程序复杂、繁琐,造成施工钻孔的工期长、成本高。施工完成后,开采煤层时覆岩沉降会产生较大的应力和变形,传统的卸压煤层气井结构不能适应这些变化,并因此产生井孔破断。在抽采煤层气时,煤屑、岩屑等杂物经筛孔被吸入产气筛管内并逐渐堆积,堵塞钻孔下部,影响抽采效果。在抽采完毕开采后续煤层时,由于布置于煤层段的产气筛管多采用在钢套管上打筛孔的方法制成,一旦割煤机与金属套管碰撞,会产生火花,造成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卸压煤层气井装置复杂且施工工期长、成本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卸压煤层气井装置,该卸压煤层气井装置一体化程度高,稳定性强,不需要进行水泥浆固井,成本低,下放套管时可直接旋入,施工工期短,抵抗破坏能力强,不易堵塞,回收容易,不影响后续煤层开采,具有广泛的实用性,适合在煤矿开采领域推广使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新型卸压煤层气井装置包括导气管、岩层套管、表层套管、金属网、产气筛管、阀门及集气袋;该新型卸压煤层气井装置有一个筒状的表层套管,表层套管的内壁设有螺纹,外壁设有粗糙的波纹,表层套管的外壁通过波纹与井壁固定,表层套管内通过螺纹旋接固定有筒状的岩层套管,岩层套管的内壁和外壁均设有螺纹,岩层套管的外壁通过螺纹与表层套管的内壁固定,岩层套管的上部连接着导气管的一端,导气管的另一端连接着集气袋,导气管上设有阀门,岩层套管的下部通过螺纹与产气筛管的上部旋接在一起,产气筛管内壁布置有金属网,金属网的网孔尺寸为2mm×2mm,可防止细小煤岩块进入产气筛管,堵塞钻孔;所述产气筛管为高强度非金属材料制成。使用该气井装置时,将该装置插入地表以下的煤层中,开启阀门,煤层气通过产气筛管进入岩层套管中,然后经过导气管进入集气袋,当煤层气将集气袋充满后,关闭阀门,取下集气袋将煤层气处理掉后即可将其重新装回导气管,为下一次收集煤层气做准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卸压煤层气井装置一体化程度高,稳定性强,不需要进行水泥浆固井,成本低,下放套管时可直接旋入,施工工期短,抵抗破坏能力强,不易堵塞,回收容易,不影响后续煤层开采,具有广泛的实用性,适合在煤矿开采领域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1中,1.导气管,2.岩层套管,3.井壁,4.表层套管,5.金属网,6.产气筛管,7.阀门,8.集气袋。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该新型卸压煤层气井装置包括导气管1、岩层套管2、表层套管4、金属网5、产气筛管6、阀门7及集气袋8;该新型卸压煤层气井装置有一个筒状的表层套管4,表层套管4的内壁设有螺纹,外壁设有粗糙的波纹,表层套管4的外壁通过波纹与井壁3固定,表层套管4内通过螺纹旋接固定有筒状的岩层套管2,岩层套管2的内壁和外壁均设有螺纹,岩层套管2的外壁通过螺纹与表层套管4的内壁固定,岩层套管2的上部连接着导气管1的一端,导气管1的另一端连接着集气袋8,导气管1上设有阀门7,岩层套管2的下部通过螺纹与产气筛管6的上部旋接在一起,产气筛管6内壁布置有金属网5,金属网5的网孔尺寸为2mm×2mm,可防止细小煤岩块进入产气筛管6,堵塞钻孔;所述产气筛管6为高强度非金属材料制成。使用该气井装置时,将该装置插入地表以下的煤层中,开启阀门7,煤层气通过产气筛管6进入岩层套管2中,然后经过导气管1进入集气袋8,当煤层气将集气袋8充满后,关闭阀门7,取下集气袋8将煤层气处理掉后即可将其重新装回导气管1,为下一次收集煤层气做准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227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