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固定纱线络筒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22711.9 | 申请日: | 2014-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201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汤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兴化市汤氏纺机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4/553 | 分类号: | B65H54/553;B65H63/08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朱庆华 |
地址: | 22573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定 纱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织机械,具体是一种固定纱线络筒的装置。
背景技术
络筒(又称络纱)是织前准备的第一道工序,它的任务是将来自纺部的管纱或绞纱在络筒机上加工成符合一定要求的筒子。主要作用:一是将原纱(或长丝)做成容量圈套的筒子,提供给整经、卷纬、针织、无梭织机的供纬或漂染等工序;管纱容量上,大卷装的管纱 也仅能容纳29.2tex(20英支)的中特棉纱约2500m左右。二是清除纱线上的某些疵点、改善纱线品质;在现实生产期间需要工人经常盯着络筒的缠绕程度,并通过手工频繁在固定装置上换掉满载的络筒,在原有的固定纱线络筒的装置(Y支架的一个臂上设置有弹簧支点通过螺栓固定的杠杆,杠杆的一端与挤压轮内部设置的轴通过螺栓连接并设置在空槽里可前后运动,通过人工用手搬动杠杆的另一端带动挤压轮前后运动)上需要工人用手来操作,通过杠杆来拉动挤压轮内部的轴向后运动起到松开对络筒的挤压固定,并最终更换络筒;传统的手工作业方式具有生产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难以适应机械化程度较高的纺 织企业的生产等诸多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固定纱线络筒的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固定纱线络筒的装置,包括Y型支架和挤压轮,所述挤压轮有两个,它们分别通过轴承连接在Y型支架的两臂上,且两个挤压轮相向;还包括推拉装置和卷纱传感器;所述推拉装置包括壳体,以及壳体内的轴铁板、弹簧和电磁板;电磁板是绕有线圈的铁芯,铁芯的一端通过弹簧与轴铁板连接,轴铁板与任一个挤压轮的轴连接,且铁芯的轴向与挤压轮的轴向相同;
所述卷纱传感器包括红外线感应器本体,红外感应器本体包括红外线发射管和红外线接收管;红外发射管与红外接收管分别在Y型支架的两臂上,且二者高度相同;红外接收管控制绕在铁芯上的线圈的内电流的通断。
所述红外发射管为红外光波段的发光二极管,红外接收管为红外光波段的光敏三极管;发光二极管的两极端分别连接电源的“+”、“-”两极;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电源的“+”极,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铁芯上的线圈的一端,铁芯上的线圈的另一端连接电源的“-”极。
还包括开关,开关连接在电源“+”极与铁芯上的线圈的一端之间,铁芯上的线圈的另一端连接电源的“-”极。
所述Y型支架的两臂上设置滑槽,滑槽的长度方向与Y型支架的臂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红外发射管与红外接收管分别滑动连接在滑槽上。
所述滑槽上设有刻度。
由于采取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固定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是,可以通过红外感应装置感知纱线络筒上的纱线圈是否达到饱和,从而控制推拉装置来自动脱落纱线络筒;二是,通过推拉装置(内设置电磁板)来控制挤压轮,节省了工人们的中间操作环节,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减轻了工人们的劳动强度;三是,可以有效调控红外感应 器上的红外发射管和红外线接收管的高度来实现红外感应装置对纱线络筒上的线圈饱和程度的感应,定位更加准确、可调控性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推拉装置的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架臂内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推拉装置的控制电路示意图;
图中,1、Y型支架;2、圆筒;3、挤压轮;4、推拉装置;5、红外线感应器本体; 5a、红外线发射管;5b红外线接收管;6、导线;7、刻度;8、空腔槽;9、轴;10、轴铁板;11、弹簧;12、电磁板;K、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2、一种固定纱线络筒的装置,包括Y型支架和挤压轮,所述挤压轮有两个,它们分别通过轴承连接在Y型支架的两臂上,且两个挤压轮相向;还包括推拉装置和卷纱传感器;所述推拉装置包括壳体,以及壳体内的轴铁板、弹簧和电磁板;电磁板是绕有线圈的铁芯,铁芯的一端通过弹簧与轴铁板连接,轴铁板与任一个挤压轮的轴连接,且铁芯的轴向与挤压轮的轴向相同;所述卷纱传感器包括红外线感应器本体,红外感应器本体包括红外线发射管和红外线接收管;红外发射管与红外接收管分别在Y型支架的两臂上,且二者高度相同;红外接收管控制绕在铁芯上的线圈的内电流的通断。外线感应器本体位于Y型支架底部的圆筒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兴化市汤氏纺机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兴化市汤氏纺机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227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铺膜播种机
- 下一篇:一种水平自动调节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