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PCB板安装面框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22059.0 | 申请日: | 2014-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011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张宗韬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18 | 分类号: | H05K7/18;H05K5/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王程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pcb 安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板领域,具体的涉及交互智能平板技术领域,更为具体的涉及一种PCB板安装面框。
【背景技术】
显示板是日常工作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电子产品,其应用十分广泛,例如,目前在教育、商业演示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交互智能平板。交互智能平板是通过触控技术对显示平板上的内容进行操控从而实现人机交互操作的一体化设备,通常挂在墙上或者脚架上使用。在需要拆卸触摸框PCB板时需要将整机拆开,步骤繁琐,工作量大,而且基于目前的技术水平,交互智能平板通常都比较重,需要两人以上才能实现操作。后来有厂家对此进行了改善,将红外触摸框作为一个独立模块,维修PCB板时,先将交互智能平板取下,然后将独立模块从整机上拆除,从中取出PCB板。这种方式虽然不需要将整机拆开,但是依旧需要多人将交互智能平板取下才能操作,步骤仍显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PCB板安装面框,在进行PCB板的维修操作时,只需单人便可打开面框的外壳取出PCB板,提高了维修效率。
本实用新型内容如下:
一种PCB板安装面框,包括固定的中框,与所述中框可扣合的外壳;所述外壳包括咬合部和第一卡合部,所述中框包括有连接部;所述咬合部为凹槽,所述连接部包括凸起和第二卡合部,所述连接部的凸起插入所述凹槽内形成活动连接;还包括有处于压缩状态的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卡合部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卡合部上。
优选的,所述弹性部件为弹片。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卡合部为倒钩,所述中第二卡合部为“J”型弯钩。
较佳的,所述凹槽为半圆槽,所述凸起为可插入所述半圆槽的圆柱状凸起。
本实用新型通过弹性部件产生的作用力保证外壳与中框的紧密扣合,固定方式简单,可以方便的打开外壳,取出PCB板,从而提高了PCB板的维修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外壳关闭状态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外壳打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外壳关闭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应当指出的是,下面描述中提到的“逆时针”指按附图中的方向,附图为安装面框的横截面图。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一以智能平板的PCB板安装面框为例。
如图1所示,PCB板安装面框,包括固定的中框1,与所述中框可扣合的外壳2;PCB板100固定在中框1上,所述外壳2包括咬合部3和第一卡合部4,所述中框包括有连接部5;所述咬合部3为凹槽,所述连接部5包括凸起51和第二卡合部52,所述连接部5的凸起51插入所述凹槽内形成活动连接;还包括有处于压缩状态的弹性部件6,弹性部件6一端固定在第一卡合部4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二卡合部52上。
由于弹性部件6处于压缩状态,其对外壳2和中框1产生作用力,这两个作用力的方向相反,使得咬合部3与连接部5紧密咬合在一起。在打开和关闭外壳2的过程中,咬合部3与连接部5保持咬合状态,使得外壳2不会从中框1上脱落。
在本实施例中,弹性部件6采用弹片,第一卡合部4和第二卡合部52的具体形状不受限制,本实施例中第一卡合部4为倒钩,第二卡合部52为“J”型弯钩,弹片一端卡入倒钩内,另一端卡入“J”型弯钩,整体即被固定。
为节省成本,方便操作,第二卡合部52与凸起51一体成型。弹片由于压缩产生作用力,一端作用在外壳2上,另一端作用在中框2的连接部5,间接使得咬合部3与连接部5紧密咬合。
如图2所示,在需要维修PCB板时,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外壳2,在弹片的作用下,外壳2不易从中框1上脱落,当外壳2呈打开状态时,用户便可进行PCB板拆除操作,十分方便。
为了使外壳2在打开的过程中旋转更为顺滑,将咬合部3设置为半圆槽,连接部5的凸起51设置为圆柱状凸起,两者的直径相匹配,将圆柱状凸起插入半圆槽内,实现咬合部3与连接部5的活动连接,而且可以减小打开外壳时受到的阻力。
实施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220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自动浸泡式透明导电膜制绒设备
- 下一篇:Delta并联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