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楔形耐张线夹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21785.0 | 申请日: | 2014-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005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巢亚明;叶海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朋友电力金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7/02 | 分类号: | H02G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楔形 耐张线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金具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楔形耐张线夹。
背景技术
电力绝缘导线在固定、张紧时一般都需要使用耐张线夹,通常都是先利用成对的楔芯夹住电力绝缘导线,再放入耐张线夹的楔形腔中固定张紧。现有耐张线夹的楔形腔都是敞口开放式的,便于放线和制造,但是敞口开放式的楔形腔造成基座的受力结构不合理,局部应力容易集中,同时敞口开放式的楔形腔内容易集中灰尘水分,加快了基座的腐蚀,降低楔形耐张线夹使用寿命。
目前,市场上的(申请号为201320094122.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带保护盖耐张线夹),它包括设有敞口开放式楔形腔的基座,成对配合使用的楔芯置于楔形腔中,基座上连接有U形拉杆,在基座表面上还活动连接有保护盖,该保护盖完全扣合封闭楔形腔的敞口开放侧,形成基座闭合增强结构。这种结构的耐张线夹虽然密封耐张线夹的敞口开放侧,但保护盖与基座在没安装前是分离放置,很容易丢失,同时耐张线夹装配是把导线放置在耐张线夹上,保护盖再从基座一端插入向前滑移,来封闭楔形腔的敞口开放侧,这样对保护盖与基座配合尺寸要求比较高,难于加工,提高使用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楔形耐张线夹,具有防止保护盖丢失、便于加工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楔形耐张线夹,包括设有敞口开放式楔形腔的壳体、成对配合使用的楔块、U形拉杆、密封盖组件,所述U形拉杆与壳体一端相连接,所述楔块置于楔形腔中,所述楔形腔敞口开放处的一侧设有两连接部,另一侧卡块部,两连接部间隔设置并且均设有固定孔,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密封盖、转动轴,所述所述密封盖一侧设有转动部,相对的另一侧设有卡槽,所述转动轴穿设在两固定孔并与连接部固定连接,密封盖通过转动部套设在转动轴上并与壳体转动连接,所述卡槽与卡块部相扣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盖通过转动部套设在转动轴上并与壳体转动连接,使得密封盖一直置于壳体上,防止了密封盖丢失,相对与壳体转动密封盖,使得密封盖卡槽与卡块部相扣合,实现密封盖封闭楔形腔的敞口开放处,使得壳体闭合,增强壳体两侧抗变形能力,有效防止壳体两侧向外张开变形,使得楔形耐张线夹对导线有足够握着力,提高壳体使用寿命,同时这种扣合结构简单,卡槽与卡块部配合尺寸要求不高,便于制造,降低使用成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块部由圆柱体和方板构成,所述圆柱体置于方板上方,所述圆柱体通过方板与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卡槽为弧形凹槽,圆柱体置于弧形凹槽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外侧壁的两侧均设有耳朵部,所述耳朵部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侧壁设有开口,开口朝向与楔形腔的敞口朝向呈垂直设置,所述U形拉杆的两端头通过开口置于通孔内。张开U形拉杆两端头分别挤压耳朵部通孔上的开口,使得开口向两侧变形张开,使得U形拉杆的端头滑移置于通孔内,完成U形拉杆与壳体连接,由于开口朝向与楔形腔的敞口朝向呈垂直设置,可以有效避免U形拉杆从通孔内脱离,便于安装,同时该结构也便于拆卸更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盖通过转动部套设在转动轴上并与壳体转动连接,使得密封盖一直置于壳体上,防止了密封盖丢失,相对与壳体转动密封盖,使得密封盖卡槽与卡块部相扣合,实现密封盖封闭楔形腔的敞口开放处,使得壳体闭合,增强壳体两侧抗变形能力,有效防止壳体两侧向外张开变形,使得楔形耐张线夹对导线有足够握着力,提高壳体使用寿命,同时这种扣合结构简单,卡槽与卡块部配合尺寸要求不高,便于制造,降低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楔形耐张线夹的前视图;
图2为图1中壳体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密封盖41的仰视图。
图中 1、壳体;11、楔形腔;12、连接部;121、固定孔;13、卡块部;131、圆柱体;132、方板;14、耳朵部;141、通孔;142、开口;2、楔块;3、U形拉杆;4、密封盖组件;41、密封盖;411、转动部;412、卡槽;42、转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一种楔形耐张线夹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朋友电力金具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朋友电力金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217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荧光粉坩埚清洗装置
- 下一篇:一种洗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