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流量控制阀的密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21769.1 | 申请日: | 2014-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097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蔡兵;贾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杰斯(扬州)智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46 | 分类号: | F16K1/46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周全 |
地址: | 22500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量 控制 密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量控制阀领域,尤其涉及流量控制阀的密封装置的改进。
背景技术
流量控制阀可广泛应用于制造、医疗、机械等领域,通常通过改变阀针和阀体中的节流孔之间的间隙以控制气体或液体的流量及流速。其关闭时,通常通过阀针的端面和节流孔的孔口处的金属对金属的硬密封及其形状的配合来实现气、液密封。这样,对节流孔的孔口,即阀体的内壁的加工精度要求极高,对阀针的安装精度要求也极高,给加工生产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同时,通过形状配合这种方式来进行气、液密封,其密封效果差、且阀针的端面和节流孔的孔口的摩擦损耗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密封效果好,同时没有摩擦损耗的流量控制阀的密封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流量控制阀包括阀针和阀体,所述阀体包括流量控制腔和阀针驱动装置,所述流量控制腔顶部开设有进流孔、且侧壁上开设有节流孔,所述阀针驱动装置连接在所述流量控制腔远离所述节流孔的一侧;
所述阀针设在所述流量控制腔内、且连接所述阀针驱动装置,所述阀针指向所述节流孔,在所述流量控制腔中做轴向往复运动;
所述密封装置包括与阀针连为一体的密封盘和开设在节流孔的孔口的环形凹槽,所述密封盘朝向所述节流孔的一侧端面上开设有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与环形凹槽适配;
所述环形凸起远离轴心的端面上连接有外密封圈,所述环形凹槽靠近轴心的端面上连接有内密封圈。
所述环形凸起远离轴心的端面上开设有外密封圈容置槽,使得所述外密封圈嵌入所述外密封圈容置槽中;
所述环形凹槽靠近轴心的端面上开设有内密封圈容置槽,使得所述内密封圈嵌入所述内密封圈容置槽中。
所述环形凸起的截面呈梯形或半圆形。
本实用新型可有效通过内、外密封圈进行双层密封,从而大幅提升了流量控制阀关闭时的密封效果。本实用新型中,内、外密封圈始终保持绷紧状态,在提高了密封强度的同时,也有效的提升了密封圈的连接强度,从而大度提升了设备的可靠性。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双层密封圈来进行密封,也可避免阀针的端面和节流孔的孔口的摩擦损耗,从而大幅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中1是阀针,2是阀体,21是流量控制腔,211是进流孔,212是节流孔,22是阀针驱动装置,3是密封装置,31是密封盘,310是外密封圈,311是环形凸起,3111是外密封圈容置槽,32是环形凹槽,320是内密封圈,321是内密封圈容置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如图1-3所示,所述流量控制阀包括阀针1和阀体2,所述阀体2包括流量控制腔21和阀针驱动装置22,所述流量控制腔21顶部开设有进流孔211、且侧壁上开设有节流孔212,所述阀针驱动装置22连接在所述流量控制腔21远离所述节流孔212的一侧;
所述阀针1设在所述流量控制腔21内、且连接所述阀针驱动装置22,所述阀针1指向所述节流孔212,在所述流量控制腔21中做轴向往复运动;
所述密封装置3包括与阀针1连为一体的密封盘31和开设在节流孔212的孔口的环形凹槽32,所述密封盘31朝向所述节流孔212的一侧端面上开设有环形凸起311,所述环形凸311起与环形凹槽32适配;这样,流量控制阀关闭时,环形凸起311可有效的进入环形凹槽32中,并与环形凹槽32形成密封环;
所述环形凸起311远离轴心的端面上连接有外密封圈310,使得外密封圈310可保持绷紧的与环形凸起311的端面连接;所述环形凹槽32靠近轴心的端面上连接有内密封圈320,使得内密封圈320可保持绷紧的与环形凹槽32的端面连接。这样,可有效通过内、外密封圈进行双层密封,从而大幅提升了流量控制阀关闭时的密封效果。本实用新型中,内、外密封圈始终保持绷紧状态,在提高了密封强度的同时,也有效的提升了密封圈的连接强度,从而大度提升了设备的可靠性。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双层密封圈来进行密封,也可避免阀针的端面和节流孔的孔口的摩擦损耗,从而大幅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所述环形凸起311远离轴心的端面上开设有外密封圈容置槽3111,使得所述外密封圈310嵌入所述外密封圈容置槽3111中;这样,可进一步提升外密封圈310与环形凸起311的连接强度及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杰斯(扬州)智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杰斯(扬州)智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217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