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前托辊的行走小车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21005.2 | 申请日: | 2014-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208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付光勇;刘建宏;张方;惠展;索婷;魏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钢集团西安重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7/12 | 分类号: | C21B7/12;E21B1/26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201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前托辊 行走 小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车,具体涉及一种带前托辊的行走小车。
背景技术
目前液压开口机中凿岩机所配套行走小车为带后托辊或不带托辊的行走小车。带后托辊行走小车是在行走小车底板后部中间位置安装托辊装配1组,使托辊能同时接触工字型轨梁两侧的底面。在小车行走时,液压凿岩机单侧后方位置配有多根液压管路,且液压管路充满液压油,由于重量较重而出偏载现象。如行走小车不带托辊,则易发生行走小车轮一侧压死,另一侧无接触,小车来回移动困难的情况。行走小车采用带后托辊后可以解决偏载问题,但由于液压管路在小车后侧,会导致行走小车前轮抬起,无法接触行走轨梁,使行走小车底板与轨梁接触发生干涉,以致小车来回移动困难,在凿岩机正常工作中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带前托辊的行走小车,能够保证行走小车在有偏载的情况下,能够正常的来回移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包括小车底板和工字型行走轨梁,底板的两侧设置有车轮,车轮在工字型行走轨梁内能够转动,小车底板的前端设置有能够沿工字型行走轨梁转动的托辊。
所述工字型行走轨梁设置在凿岩机上。
所述凿岩机的后端设置有凿岩机液压配管。
所述托辊与小车底板之间设置有用于调整托辊高度的调整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后托辊,使得行走小车载着凿岩机来回移动时,并保证行走小车在有偏载的情况下,前托辊与轨梁接触,确保小车底板不与轨梁接触发生干涉,保证行走小车在轨梁上正常来回移动,不会有卡阻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中,1为凿岩机,2为托辊,3为小车底板,4为工字型行走轨梁,5为小车车轮,6为凿岩机液压配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包括小车底板3和工字型行走轨梁4,小车底板3的两侧设置有车轮5,车轮5在工字型行走轨梁4内能够转动,小车底板3的前端设置有能够沿工字型行走轨梁4转动的托辊2。所述工字型行走轨梁4设置在凿岩机1上。所述凿岩机1的后端设置有凿岩机液压配管6。所述托辊2与小车底板3之间设置有用于调整托辊2高度的调整垫,通过改变调整垫的位置使托辊与小车车轮始终保持与工字型行走轨梁相接触。
托辊2设置在小车底板的前端是以小车的前进方向为前,凿岩机1的后端设置的凿岩机液压配管6易造成凿岩机1的偏转,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小车的前端设置托辊,使得小车载着凿岩机来回移动时,可保证行走小车在有偏载的情况下,托辊与轨梁接触保证行走小车正常来回移动,不会有卡阻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钢集团西安重机有限公司,未经中钢集团西安重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210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铝线钙粒包芯线
- 下一篇:高炉冷却壁更换运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