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薄膜助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20891.7 | 申请日: | 2014-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025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彭兴海;蔡惠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惠梁 |
主分类号: | A61B17/42 | 分类号: | A61B17/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薄膜 助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薄膜助产器。
背景技术
分娩是孕妇正常的生理过程,大多数的孕妇都能从阴道自然娩出胎儿,为了加快分娩过程,减小分娩对孕妇的疼痛,避免胎儿在分娩过程中受伤害,常用的器械助产有两种:一种是吸引器助产。它是利用负压吸引原理,将胎头吸引器吸住胎头颅顶部,趁子宫收缩、产妇进气时,再借助吸引器的力量把胎儿吸出来。此种方法所需设备结构复杂,操作需相关医学技术专业人员操作。另一种是用产钳助产,用特别的金属产钳夹住胎头两侧,将胎儿轻轻牵引娩出。此种方法虽结构简单,但容易给胎儿在牵引过程中造成伤害。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一种全新的薄膜助产器械,为了克服上述器械在分娩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采用相对摩擦力原理,设计了一种结构合理,操作简单的分娩薄膜助产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薄膜助产器,能够帮助孕妇尽快完成分娩过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薄膜助产器,其特征在于:包含撑杆套件、撑杆支臂、双层塑料膜套和氧气管,撑杆套件末端设置三个以上的撑杆支臂,撑杆支臂套装在双层塑料膜套的夹层内,氧气管一端设置在双层塑料膜套的最内层,另一端连接氧气源。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薄膜助产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吸盘固定杆和吸盘,吸盘固定杆套装在撑杆套件内,吸盘固定杆顶端设置吸盘。
还包括握套,握套套装在双层塑料膜套的最外层。
还包括提拉环,提拉环设置在双层塑料膜套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一种薄膜助产器采用各部件套装形式,撑杆支臂套装在双层塑料膜套内,使用时,将撑杆套件推进,推至胎儿头部时撑杆支臂自然向四周撑开,由此带动双层塑料膜套包裹住胎儿头部,并通过双层塑料膜套将胎儿牵引出。设备结构合理,操作非常简易,在实现加快分娩过程的同时,降低了分娩对孕妇的疼痛,避免胎儿在分娩过程中受伤害。
2、在撑杆套件中套装了吸盘固定杆,用于在器械使用时,在子宫内定位胎儿头部位置,从而顺利使用双层塑料膜套套住胎儿头部,将其从子宫内分娩出来。
3、在双层塑料膜套外层套装握套,可以在使用器械进入子宫后,方便撑杆套件的沿吸盘固定杆将双层塑料膜套向子宫内输送,加快整个双层塑料膜套的推进过程。
4、双层塑料膜套上设置了提拉环,当双层塑料桶膜套在子宫内分布完成后,撤出双层塑料膜套内的撑杆支臂,开始牵引过程,此时设置在双层塑料膜套上的提拉环,可以方便的让医疗人员提拉牵引出胎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撑杆套件和撑杆支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撑杆套件和撑杆支臂的结构示意图(撑杆支臂撑开状态);
图4是吸盘固定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双层塑料膜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握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薄膜助产器定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薄膜助产器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薄膜助产器撑杆支臂带动双层塑料膜套推进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撤出撑杆套件和吸盘固定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薄膜助产器牵引胎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撑杆套件;2、双层塑料膜套;3、撑杆支臂;4、吸盘固定杆;5、吸盘;6、握套;7、提拉环;8、氧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 所示,握套6内套装双层塑料膜套2,双层塑料膜套2内套装撑杆套件1,撑杆套件一端设置撑杆支臂3,撑杆支臂3位于撑杆套件1套装双层塑料膜套2内部的最前端,撑杆套件1内套装吸盘固定杆4,吸盘固定杆4顶端设置吸盘5。
如图6所示,将薄膜助产器伸入子宫中,将吸盘5对准胎儿头部进行器械定位。如图7所示手持握套6沿吸盘固定杆4,向子宫方向将撑杆套件1推进,推至胎儿头部时撑杆支臂3自然向四周撑开,由此带动双层塑料膜套2包裹住胎儿头部。如图8所示,将撑杆套件1和吸盘固定杆4从双层塑料膜套2中抽出。如图9所示,双层塑料膜套中已经预设了氧气管8,以保障胎儿在双层塑料膜套中的呼吸,最后通过提拉环7,将胎儿从子宫内牵引出来,完成分娩过程。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组合、变更或改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实施例。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惠梁,未经蔡惠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208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