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车载手机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19833.2 | 申请日: | 2014-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274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田银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创维晟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12 | 分类号: | H04M1/12;B60R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车载 机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通讯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车载手机架。
背景技术
手机架作为夹持手机的架子,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然而,车载手机架更是为司机提供了颇多便利;目前,车载手机架当安置在车上时,稳定性不强、占有空间较大,从而给司机带来许多麻烦为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新型车载手机架。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新型车载手机架。
为实现该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一种新型车载手机架,主要由固定部分、转动部分和夹持部分组成;所述固定部分包括吸盘、吸盘罩、压杆、固定筒;所述转动部分包括旋转杆、套筒、圆球;所述夹持部分包括底夹持圈、橡胶垫、顶夹持圈、顶捏手、底捏手、圆柱筒;所述压杆通过吸盘罩上的孔与吸盘连接;所述固定筒与吸盘罩连接;所述旋转杆底端插入固定筒、顶端与套筒连接;所述圆球底端与套筒连接、顶端插入圆柱筒并与圆柱筒配合;所述圆柱筒与底夹持圈连接;所述底夹持圈与底捏手连接;所述顶夹持圈与顶捏手连接;所述橡胶垫设置于夹持圈内表面。
进一步,所述顶捏手与底捏手通过之间的轴连接,并且轴上设有弹簧。
进一步,所述橡胶垫分别设置在顶夹持圈与底夹持圈内表面。
进一步,所述旋转杆可以在0~360度之间旋转。
进一步,所述夹持部分的最大夹持宽度为9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车载手机架,压杆与吸盘的连接方式,使得吸盘紧紧地吸附在玻璃上,节省了空间;其次,夹持部分最大的夹持范围,适合不同尺寸的手机使用,使得手机架的应用范围更广泛;旋转杆的设置,得以使得手机屏幕处于最佳视野内;同时,在顶夹持圈与底夹持圈内表面设置有橡胶垫,不易损坏手机;整体结构简单,造价低,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吸盘底座与转动杆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新型车载手机架,主要由固定部分、转动部分和夹持部分组成;所述固定部分包括吸盘1、吸盘罩2、压杆8、固定筒13;所述转动部分包括旋转杆3、套筒9、圆球4;所述夹持部分包括底夹持圈5、橡胶垫6、顶夹持圈7、顶捏手12、底捏手11、圆柱筒10;所述压杆8通过吸盘罩2上的孔与吸盘1连接;所述固定筒13与吸盘罩2连接;所述旋转杆3底端插入固定筒13、顶端与套筒9连接;所述圆球4底端与套筒9连接、顶端插入圆柱筒10并与圆柱筒10配合;所述圆柱筒10与底夹持圈5连接;所述底夹持圈5与底捏手11连接;所述顶夹持圈7与顶捏手12连接;所述橡胶垫6设置于底夹持圈5内表面。
进一步,所述顶捏手12与底捏手11通过之间的轴连接,并且轴上设有弹簧。
进一步,所述橡胶垫6分别设置在顶夹持圈7与底夹持圈5内表面。
进一步,所述旋转杆3可以在0~360度之间旋转。
进一步,所述夹持部分的最大夹持宽度为90mm。
进一步,所述新型车载手机架,其使用方法为:首先将压杆往下压,使得吸盘紧紧吸在汽车前玻璃上;然后将手机夹持在夹持部分,通过对旋转杆的旋转,将手机的屏幕调节在最佳视野之内。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它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创维晟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创维晟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198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载便携式智能手机交互手柄
- 下一篇:一种长距离传输的网络交换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