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有减压装置的陶瓷节能过滤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19313.1 | 申请日: | 2014-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745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发明(设计)人: | 王锦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锦林 |
主分类号: | B01D29/11 | 分类号: | B01D29/11;B01D29/6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41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减压 装置 陶瓷 节能 过滤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减压装置的陶瓷节能过滤器,属于应用于前置过滤器的结构改进技术。
背景技术
前置过滤器一般安装在管道的前端,所以以“前置”二字来命名;而“过滤”,则指的是这类设备的基本原理。通常为“T”型结构。上面的“一横”的位置左右两端分别为进出水口。下面的“一竖”位置为机身和内部的筒形过滤网,最下端则为排污口,靠一个阀门来控制开启和关闭。滤网的精度范围根据不同品牌和型号从5-300微米不等。主要的去除管道所产生的沉淀杂质和细菌、微生物残骸、铁锈、沙泥等大于5微米以上的颗粒杂质,避免人体及肌肤受到伤害;前置过滤器,通常安装在进水管道水表后,以确保管网中产生的大量沉淀杂质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并且对暗敷管道、水龙头、电器等起到积极的保护作用,主要是把自来水恢复到出厂前的标准,保护下游用水设备。前置过滤器是二次污染的克星,是一种可靠的杂质过滤装置。目前的前置过滤器内的滤芯一般采用50-100μm的不锈钢滤网,通过自来水的压力水从管道的内壁渗透到外壁,将大颗粒的杂质截留,但是如果水质差时、或消费者的习惯不好,滤芯容易被堵,不但较小的杂质冲洗不出来,反而在滤芯中嵌得更深、更紧,容易成为二次污染只能打开壳体把滤芯拿来出用牙刷刷洗。而且由于高层水压过大或夜间可能的水锤冲击作用,过滤器外壳很容易蹦裂、漏水。
陶瓷滤芯,主要用于对饮用水进行过滤、抗菌和活化处理,有害的余氯和悬浮污染物、有机化学物质、颜色与异味,通过使用该滤芯能够过滤出达到一定饮用标准的饮用水,平均孔径为0.1μm。经该滤芯过滤后的水无需煮开,即可饮用,完全达到国家直接饮用水的标准。
由于陶瓷滤芯的孔径比不锈钢滤网要小很多,如果使用陶瓷滤芯代替传统不锈钢滤网,既可以提高自来水的过滤精度,又可以解决不锈钢滤网过大,容易被大颗粒的杂质嵌入滤网中无法冲出的问题,并在前置过滤器的内部加入减压设备,使前置过滤器不会因为高层水压过大或夜间可能的水锤冲击造成过滤器外壳蹦裂、漏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减压装置的陶瓷节能过滤器,它是由压力表、过滤器外壳、过滤器上盖、锁紧螺母、减压装置、陶瓷滤芯、排污阀组成的,其特点在于:
特点一:在过滤器的顶部进水口上面设置压力表,随时测试进水压力。
特点二:在压力表的正下方设置减压装置,当水压过大时,可将压力表拆下,从压力表连接口处调节减压装置的压力,使前置过滤器不会因为水压过大蹦裂、漏水,并有效地减少水的流量,达到节水节能作用。
特点三:在过滤器内设置陶瓷滤芯,提高自来水的过滤精度,解决不锈钢滤网过大,大颗粒的杂质容易嵌入滤网中无法冲出的问题,同时陶瓷滤芯也产生阻力,起到节水节能的效果。
特点四:过滤器上盖和外壳采用四个锁紧螺母锁紧,有效防止密封处漏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有减压装置的陶瓷节能过滤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加以实现的:一种带有减压装置的陶瓷节能过滤器,它是由压力表、过滤器上盖、过滤器外壳、锁紧螺母、密封圈、减压装置、陶瓷滤芯、排污阀组成;其中,减压装置是由减压阀体、调节限位套件、过水孔、调节螺丝、低压调节弹簧、低压调节圈、高压调节圈、高压调节弹簧构成;其特征是:
在过滤器外壳内部设置减压装置,该减压装置的减压阀体上部与调节限位套件连接,该调节限位套件的底部设置过水孔;
在调节限位套件的底部设置高压调节圈;
在调节限位套件的中间设置调节螺丝,该调节螺丝与高压调节圈连接;
在调节螺丝与高压调节圈的中间设置低压调节弹簧,并在该低压调节弹簧的下面设置低压调节圈;
在高节调节圈的下部设置高压调节弹簧;
在减压阀体的下部设置陶瓷滤芯,并在减压装置与陶瓷滤芯之间设置密封圈;
在陶瓷滤芯与排污口之间设置密封圈;
将减压装置上部的螺纹与过滤器上盖的自来水出水口连接;
在过滤器上盖和过滤器外壳的两端设置锁紧螺母,将过滤器上盖和过滤器外壳锁紧;
在过滤器上盖和过滤器外壳之间设置密封圈;
在过滤器上盖的顶部,减压装置的正上方设置压力表;
在过滤器外壳的底部设置排污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锦林,未经王锦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193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