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组合式烹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15929.1 | 申请日: | 2014-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980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安德鲁·西尼亚温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诺博依斯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12 | 分类号: | A47J27/12;A47J3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特普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5 | 代理人: | 齐永红 |
地址: | 俄罗斯联邦圣彼*** | 国省代码: | 俄罗斯;RU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组合式 烹调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炊具,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组合式烹调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具有悠久的饮食文化和让人叹为观止的烹饪技艺,中国的菜系种类非常繁多,其烹饪手法就有24种,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炒、熘、炸、烧、焖、炖、蒸和煮等常用方法。
目前的烹调装置主要由灶具以及位于灶具上的锅子组成,这些锅子一般只能满足简单的炒、蒸和煮等步骤,而一种菜肴往往采用了不同的烹饪方法,例如中国人最爱吃的佛跳墙,就包括了炒、炸、烧、煨、蒸和煮的步骤,而一只锅子在烹调一种菜肴时是连续的,为了提高烹调的效率,就需要根据菜肴的烹调手法增加灶具和锅子,但这势必会增加烹调装置的体积,而且这些装置也没有结构以及控制的连续性,操作非常复杂,能耗也大。
尤其在对烹饪要求非常高的饭店,烹饪的好坏直接影响了菜肴的色、香和形的协调统一;每个菜肴在烹饪时的原料重量,烹饪的火候以及烹饪时长都有严格的要求,这些技巧需要长期的日积月累才能掌握,这样不仅影响了烹饪效果还制约着我国烹饪文化的传承。因此,这些烹饪效率的提高不是简单地增加烹饪装置的数量就能实现的。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烹饪装置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以灶具和锅子为主的烹调装置已经难以满足市场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组合式烹调装置,它具有操作方便安全、功能丰富和结构紧凑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来实现的,它包括主体,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电源控制模块、若干个位于主体内的烹调单元以及位于主体外侧壁上的用于控制对应的烹调单元的控制面板,控制面板连有显示屏;所述烹调单元至少为三个,它可以完成包括烧烤、蒸煮和炒炸在内的多种烹饪方式,并且可以同时协调同时进行;每个烹调单元对应一个轴连接在主体顶部上的盖子。
所述烹调单元中的一个为用于烧烤的烹调单元,它包括内壳体、红外加热器、反射器、插孔、轴承、驱动器、齿轮、传感器和铁钎,内壳体位于主体内,内壳体和红外加热器之间为反射器,内壳体围成的空间设有若干个铁钎,铁钎的底部活动连接于插孔上端,插孔的下端穿过内壳体后固定连接一齿轮,齿轮由驱动器啮合驱动,紧贴齿轮两侧的插孔上设有轴承,插孔的底部设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为压力传感器或电容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连接对应的控制面板。
此用于烧烤的烹调单元可以在铁钎插入插孔后,通过传感器自动启动,由驱动器带动铁钎旋转烧烤。
所述烹调单元中的一个为用于蒸煮的烹调单元,它包括位于主体内的内壳体、位于内壳体中的食物加热容器,以及位于内壳体和食物加热容器之间的加热件和重力传感器;所述重力传感器通过模数转换器连接对应的显示屏。
此用于蒸煮的烹调单元可以很好地感应各个原料的添加重量,并将各原料的组份重量通过显示屏显示,使得最佳烹饪配料不在局限于经验,通过重量数字完成最佳匹配。
所述烹调单元中的一个为用于炒炸的烹调单元,它包括可升降加热器以及位于可升降加热器上的锅子。所述可升降加热器包括升降装置以及连接在升降装置顶部的加热组件,所述升降装置连接对应的控制面板。
此用于炒炸的烹调单元的加热部件能够根据需要升降到主体顶部,与锅子结合完成炒炸等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在结构方面,它将具有多种烹饪方式的结构集成为一个整体,并配有智能化的控制、电源管理和操作功能模块,结构紧凑实用;在功能方面,它能够通过控制面板完成各种加热和运行参数的设定,还能自动感应工作,能够满足一道菜的不同原料的同时烹调,还具有传统烹调装置所没有的烧烤功能;其功能非常丰富,控制也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带有局部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处的结构剖面图。
在图中,1、主体 2、盖子 3、控制面板 4、显示屏 5、内壳体 6、红外加热器7、反射器 8、食物加热容器 9、加热件 10、重量传感器 11、可升降加热器 12、插孔 13、轴承 14、驱动器 15、齿轮 16、传感器 17、铁钎 18、锅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诺博依斯克有限公司,未经泰诺博依斯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159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以机顶盒为基础的无线家居安防装置
- 下一篇:用于基础设施监测控制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