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导引X光机的悬吊球管系统的装置及相应的X光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15368.5 | 申请日: | 2014-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536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强;谷绍波;王春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GE医疗系统环球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6/00 | 分类号: | A61B6/00;G01V5/00;F16M1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侯颖媖 |
地址: | 美国威***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引 悬吊 系统 装置 相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动导引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导引X光机的悬吊球管系统的装置及相应的X光机。
背景技术
X光机被广泛的用于医学成像、安全检查等方面。其通过球管向被检查部位发射X射线,并通过X光探测器收集穿过被检查部位的X射线,对收集到的X射线进行处理从而生成被检查部位的影像。
现有的一种X光机的球管及相关部件采用悬吊的方式设置在X光机所在房间的顶部,通常将这样的悬吊于房间顶部的组件称作X光机的悬吊球管系统(Overhead Tube System,OTS)。
相应地,还会设计一套能够导引OTS移动的装置,如图1所示,现有的导引装置包括导轨101,用于引导OTS102沿其规定的方向移动。此外,导轨上还包含一个悬挂件103,用于悬挂从电缆柜105到OTS的电缆线104,使得电缆线104在OTS移动的过程中能够随之伸展(图中实线所示状态)或收缩(图中虚线所示状态)。
但是,现有的导引OTS移动的装置能够导引OTS移动的距离不超过6米,在某些需要OTS的移动距离更远的应用场景下,现有的导引OTS移动的装置无法满足需求。而且,当移动的距离更远时,电缆线104也需要设计得更长,这会导致电缆线104处于收缩状态时变得凌乱。而导轨都是挤出成型的,要一次性地加工出一根很长的轨道,其制造、装配和运输占用空间都会加大,难度也较大。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导引X光机的悬吊球管系统的装置及相应的X光机,能够导引OTS移动更远的距离并方便对电缆线的管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引X光机的悬吊球管系统的装置,包括:导轨,其设置在悬吊球管系统的上方;以及两根或两根以上的导引带,其位于导轨上,通过与悬吊球管系统的导轮相接触来引导导轮沿导轨运动,导引带的至少一端设置有连接部,用于与相邻导引带连接;其中,相邻的两根导引带上相互连接的连接部的形状使得导轮在经过连接部时与导引带之间的接触线的一部分位于其中一根导引带上且接触线的另一部分位于另一根导引带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X光机,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导引X光机的悬吊球管系统的装置。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描述,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在附图中:
图1所示为现有的导引X光机的悬吊球管系统的装置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导引X光机的悬吊球管系统的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总体结构立体图;
图3所示为图2所示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中的连接板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中的连接板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中的导引带与导轨的具体结构图;
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中的相邻导引带的连接部的形状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中的相邻导引带的连接部的形状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中的相邻导引带的连接部的形状又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中的电缆导引杆的一个实施例的前视图;
图11所示为图10所示的电缆导引杆的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缆导引杆的一个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需要指出的是,在这些实施方式的具体描述过程中,为了进行简明扼要的描述,本说明书不可能对实际的实施方式的所有特征均作详尽的描述。应当可以理解的是,在任意一种实施方式的实际实施过程中,正如在任意一个工程项目或者设计项目的过程中,为了实现开发者的具体目标,为了满足系统相关的或者商业相关的限制,常常会做出各种各样的具体决策,而这也会从一种实施方式到另一种实施方式之间发生改变。此外,还可以理解的是,虽然这种开发过程中所做出的努力可能是复杂并且冗长的,然而对于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相关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本公开揭露的技术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些设计,制造或者生产等变更只是常规的技术手段,应当理解为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GE医疗系统环球技术有限公司,未经GE医疗系统环球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153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