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输尿管支架管专用拔管镜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13885.9 | 申请日: | 2014-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524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发明(设计)人: | 达骏;徐明曦;姚海军;卢慕峻;蒋跃庆;王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94 | 分类号: | A61B17/94;A61F2/95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8 | 代理人: | 施春花;翟羽 |
地址: | 20001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尿管 支架 专用 拔管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更具体地讲,涉及泌尿系统内窥镜手术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泌尿系统结石是泌尿系统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其发病部位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是生命安全。目前内窥镜手术是治疗泌尿系统结石最常用和最有效率的方式,特别是对于肾结石和输尿管结石患者,输尿管镜手术已经是公认的首选治疗方案。由于输尿管结石可能伴有输尿管息肉的发生,结石碎片可能堵塞输尿管以及输尿管粘膜在手术刺激后易发生组织水肿从而导致输尿管引流不畅原因,所以输尿管镜手术以后常规需要留置输尿管内支架管。一般需要在结石基本清除以后再行手术将内支架管取出。
由于目前没有专用器械,这一手术通常是通过输尿管镜或膀胱镜完成的,存在诸多问题。首先由于膀胱镜的直径较大,对患者的刺激较大,引起患者疼痛、血尿等不适体验较多,其中尤以男性患者的更为显著。其次由于输尿管镜的使用成本较高,镜体较长,导致手术成本上升,且手术操作不变。以上这些问题均可以通过输尿管支架管专用拔管镜得到解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专门用于经尿道径路取出输尿管内支架管的输尿管支架管专用拔管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输尿管支架管专用拔管镜,包括目镜、器械入口、镜身、物镜和器械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镜身的直径为Fr8—10,镜身的长度为280—320mm,所述器械入口呈漏斗形。
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镜身的直径为Fr9。
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镜身的长度为300m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本装置类似输尿管镜,直径小,对患者疼痛刺激小,引起血尿的可能较小;2)具有类似膀胱镜的适中长度,操作性强;3)改进了现有内窥镜的器械入口,从现有器械的十字形入口改为漏斗形入口,更便于器械的进入,方便手术进行。本实用新型克服以往经尿道拔除输尿管支架管手术存在的诸多问题,提供一种专门用于经尿道径路取出输尿管内支架管的内窥镜,其部件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适合临床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输尿管支架管专用拔管镜结构示意图。
图示中的标号为:1——目镜;2——器械入口;3——进水孔;4——光源接口;5——物镜;6——器械通道;7——导光束;8——镜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实施例的用途仅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限定技术方案。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输尿管支架管专用拔管镜,包括目镜1、器械入口2、镜身8、物镜5和器械通道6,所述镜身8的直径为Fr8—10,镜身8的长度为280—320mm,所述器械入口2呈漏斗形。
目镜1经过优化的漏斗形器械入口2可供器械方便进出,更便于器械的进入,从而使手术过程更快捷、方便。接入冲洗用水的进水孔3,通过光源接口4连接外接冷光源,并通过物镜5观察目标,器械经过器械通道6进行相关操作,并由导光束7提供照明,其镜身8兼具有类似输尿管镜的直径(Fr8—10,优选Fr9)和类似膀胱镜的长度(280—320mm ,优选300mm),结合了输尿管镜直径较小,对患者疼痛刺激小,和膀胱镜长度适中,操作性强的特点,并根据拔管手术操作的需要进行了相应的优化。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138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