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合山坡地的坚果输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13672.6 | 申请日: | 2014-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032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波;王敬波;杨斌;白正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云澳达坚果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11/00 | 分类号: | B65G11/00 |
代理公司: | 昆明大百科专利事务所 53106 | 代理人: | 何健 |
地址: | 650021 云南省昆明***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合 山坡地 坚果 输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适合于山坡地坚果输送的装置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云南省地处云贵高原,山地众多,占国土总面积95%以上,平地(坝子)极少,云南省地理状况的基本情况。云南很多的种植业都是在这些高低不平的山坡上完成。就核桃、澳洲坚果等干果种植业而言,坚果树在山坡上均布种植,经2-3年辛勤耕耘后达到成熟结果期,但农民在收获这些坚果时,尚处于雨季,山路交通条件恶劣,泥泞及塌方常导致车辆无法通行,成熟果实的采收及运送异常艰辛,农户常每人背一个背篓,一棵树一棵树地去采摘。最后将采摘后的坚果汇总装袋,人挑肩扛、靠畜力运至路边再行转运。艰难的自然条件使采运成为一项艰巨的工作,毫无效率可言,并且由于不能及时采运,导致无法对成熟的原料进行及时初加工,不能保障原料品质,造成损失。因此适时采运成为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在道路等基础设施无法大幅改善的情况下,以极少的投入,解决了上述问题,可以将坚果类产品迅速高效运至山脚,路边或集散地。该技术方案为。
一种适合山坡地的坚果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沿山坡坡地表面自上而下铺设一条或多条干管;干管的顶部或管身上开设有1个以上的漏斗形入料口,干管底部开设有出料口。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干管上还开设有与干管呈夹角为α的支管,α为45~60°。
本实用新型干管的直径为150~250mm,或与果实相适应的管道尺寸。
本实用新型干管为PE管或其它有一定结构强度的半柔性管道。
本实用新型支管的直径为75~150mm或其它尺寸较干管规格稍细的管子。
本实用新型支管的数量为1条以上。
本实用新型支管为PE管或其它有一定结构强度的半柔性管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取材简单、方便;铺设轻松,成本非常低;可将采摘的坚果迅速地由100~300米的山坡顶部滚落输送至山坡底部,给农民工作带来了便捷,也从根本上改变了采运难,无法实时对原料进行初加工的难题,保障了原料产品的品质,对相关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经发明单位多年实际使用,投入极低,效果良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呈现网状结构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干管(1)、入料口(2)、出料口(3)、支管(4)。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适合山坡地的坚果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沿山坡坡地表面自上而下铺设一条或多条干管1遇山势较缓地带,可适当加高,以增加斜度;干管1的顶部或管身上开设有1个以上的漏斗形入料口2,干管1底部开设有出料口3。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干管1上还开设有与干管1呈夹角为α的支管4,α为45~60°。
干管1和支管4不一定非要裸露外面,可以埋藏于山坡上的浅层土表内,以增加管子使用寿命,只需要把入料口2露在外面即可,所有口端不使用时,可用布条、膜等材料进行封闭,以保证清洁、无虫、鼠等污染。
本实用新型干管1的直径为150~250mm,支管4的直径为75~150mm。
本实用新型干管1和支管4为PE管或其它有一定结构强度的半柔性管道。之所以采用PE管,是因为其具有便宜、柔韧性较好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支管4的数量为1条以上。这点根据具体山形山势而定,种植采收到哪里,就可以铺设到哪里,最终形成一个布设于山上的网状半永久性结构,利用高差,便捷地实现物料的输送及集中。本装置适用于核桃、澳洲坚果等干果类产品的输运,不适合于水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云澳达坚果开发有限公司,未经云南云澳达坚果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136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隧道围岩监控量测数据分析设备
- 下一篇:高精度微米级外径测量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