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孔桩护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13426.0 | 申请日: | 2014-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214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李证吉;沈杰;徐朋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四局第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8 | 分类号: | E02D17/08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楠 |
地址: | 550003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护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回填区旋挖钻塌孔预防及快速处理的施工工艺,具体的涉及一种孔桩护壁结构,属于岩土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人工挖孔桩因井下作业条件差、环境恶劣、劳动强度大、安全风险突出等原因,正在逐步被淘汰。机械旋挖钻孔灌注桩因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成孔速度快、安全数高,低噪音、低振动具有绿色环保等特点而得到快速推广。但旋挖钻成孔在高回填区施工时,因回填土土质松散,钻进过程中容易塌孔、卡钻而施工困难,一方面导致严重影响工程的进度,另一方面成本费用也大幅度增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孔桩护壁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容易塌孔、卡钻及影响施工进度等技术问题。
由于孔桩高回填区回填土多为分散的土石,粘聚性差、密实度差,钻孔后孔壁四周的土体不能形成整体受力而垮塌。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为利用干湿度合适的可塑黏性土回填,通过钻机钻头加压反转将其与松散的回填土进行拌合、挤压,使黏性粘土挤压到孔壁松散的土石方空隙中去粘聚形成整体,构成网格格构体系,增强护壁的实用效果,从而达到不塌孔的目的。
基于这样的原理,本实用新型采用了这样的机械成孔护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孔桩定位——钻孔校正——首节钻进——埋设护筒——加入粘性土——孔桩钻进——形成格构护壁——取运土石——持力层的确认——清孔——成孔检查验收,其中形成的格构护壁是利用可塑黏性土回填,通过钻机钻头加压反转将其与松散的回填土进行拌合、挤压,使黏性粘土挤压到孔壁松散的土石方空隙中去粘聚形成整体,构成网格格构体系。
前述工艺中:孔桩定位为场地整平后,组织测量工程师进行放样,根据甲方给定的测量控制点,用全站仪在场区四周布置几个二级控制点,然后采用极坐标法或直角坐标法放出具体每个桩的中心位置或轴线,由于旋挖钻机行走的影响,在放出桩位后,在孔桩周围插A14短钢筋作为标志,钢筋插入土体深度不小于300mm,并将标高控制到短钢筋上,做好标记。每根桩定位时还需要复核后才可开始成孔。
前述工艺中:首节钻进为加压反转:在旋挖钻孔校正就位之后,对于回填土质较为松散、级配差、孔洞及缝隙大、容易塌孔的区域,首节钻进前应先加压反转,以增加施钻区域回填土层的密实度,然后再正常钻进,每次取土都重复上述操作。
首节孔径:首节钻进时,孔径应较设计尺寸加大20~40CM,以便于安装钢护筒。
首节深度:首节钻孔深度一般为1.5~2M,按钢护筒高度减30CM施工。
前述工艺中:埋设护筒为以定位钢筋作为基准埋设钢护筒,以保护孔口防止坍塌,护筒选用5㎜~10mm厚钢板卷制而成,护筒内径为设计桩径+20~+40cm,高度2.0m,护筒埋设时顶端高出地面0.3m。护筒埋设时,由人工、机械配合完成,顶端应保持水平,护筒中心竖直线应与桩中心线重合,平面位置允许偏差为5cm,倾斜度的偏差不大于1%。
前述工艺中:孔桩钻进为塌孔预防钻进方法当回填土钻进过程中有塌孔隐患时,每次钻进前,用挖机回填30公分的黏性泥土,用钻机加压反钻,将粘性泥土挤入孔壁四周回填土的缝隙中,增加孔壁四周土体的粘聚力,同时通过加压可将钻头下方及其应力扩散角区域内的回填土压密实,从而防止塌孔。
前述工艺中:分层回填:塌孔后,用挖机挖取黏性土往塌孔孔内分层回填,每次回填深度不得大于1米。
前述工艺中:反转加压:每次回填后,用钻机进行反转挤压,使得黏性土和回填土层和塌孔部分的孔洞和空隙进行充分结合粘聚,另外塌孔后所形成的空腔区域也相当于用粘土进行了换填,故再次施钻不会再塌孔。
前述工艺中:正常钻进:当回填黏性土超过塌孔区域1米,并经反转压实后,即可正常钻进,施工方法中孔桩钻进所述。施工中注意控制成孔钻孔的垂直度符合要求。钻过塌孔区后,可根据地质条件选择其它适宜的钻进方法。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机械成孔护壁方法形成的孔桩护壁结构,它的孔桩底部深入中风化石灰岩中,在它的中上部未进入中风化石灰岩的部位设有混合护壁,该混合护壁是由内层的黏性土和外层的回填土共同构成;该混合护壁是利用可塑黏性土回填,通过钻机钻头加压反转将其与松散的回填土进行拌合、挤压,使黏性土挤压到孔壁松散的土石方空隙中去粘聚形成整体,构成网格格构体系。前述的回填土是由碎石和块石构成的结构。确切的说,回填土是包括混凝土、碎石、块石、孤石、卵石这些杂质土的混合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四局第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四局第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134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泥搅拌注浆凸节桩基
- 下一篇:一种引导式变形抗让锚杆索托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