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换热器管束清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10783.1 | 申请日: | 2014-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972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昌;刘丽洁;柯军;杨晓雨;孔祥毅;高永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建昌;刘丽洁;柯军;高永卫 |
主分类号: | F16L55/38 | 分类号: | F16L55/38;F16L10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63000 黑龙江省大***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热器 管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器清洁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换热器管束清管装置。
背景技术
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换热器被广泛应用在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领域中,换热器具有大量的管束,在工业应用的过程中,液体之间相互反应、液体遇热或遇冷后发生反应等情况均会在管束内壁上形成结晶和垢层,很难清除,尤其是弯曲不平和管径不一的管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换热器管束清管装置,能清洁换热器的管束,可适应弯曲的管束,提高清洁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换热器管束清管装置,包括液压缸、液压杆、管束、旋转电机、转动直杆、连接法兰、减震弯杆、清管头、一个或多个护管套、多个钻头、清管刷、水管、高压水泵及多个注水孔;所述的液压杆的一端与所述的液压缸连接,所述的液压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的旋转电机连接,所述的转动直杆的一端与所述的旋转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的转动直杆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的连接法兰与所述的减震弯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的减震弯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的清管头连接,所述的液压杆、旋转电机、转动直杆、连接法兰、减震弯杆及清管头同轴设置且位于所述的管束中;所述的护管套及清管刷是环形结构,所述的一个或多个护管套分别套在所述的清管头的外侧边缘,所述的护管套与所述的管束的内壁相贴,所述的清管刷设置在所述的护管套的前端,所述的多个钻头均匀分布在所述的清管头的前端面上,所述的钻头呈四棱锥结构,所述的清管刷围绕在所述的多个钻头的外侧并与所述的管束的内壁相贴,所述的清管刷的高度不小于所述的钻头的高度;所述的液压杆、转动直杆、减震弯杆及清管头是中空结构,所述的水管的一端通过所述的液压杆、转动直杆及减震弯杆设置在所述的清管头内,所述的水管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的液压杆延伸到所述的管束的外部并与所述的高压水泵连接,所述的多个注水孔均匀分布在所述的清管头的前端面上,所述的注水孔与所述的钻头交错设置,所述的多个注水孔与所述的水管连通。
上述的换热器管束清管装置,其中,所述的旋转电机及连接法兰的两侧分别设有防偏弹性柱,所述的防偏弹性柱向外侧延伸并与所述的管束的内壁接触,所述的防偏弹性柱内设有弹簧。
上述的换热器管束清管装置,其中,所述的多个注水孔内分别设有滤网,所述的滤网与所述的清管头连接。
上述的换热器管束清管装置,其中,所述的清管头的前端面上设有环状的受力分散环,所述的受力分散环位于所述的清管头与所述的护管套的连接处。
本实用新型能通过钻头和高压注水有效清洁换热器管束内的污垢,且不对管束内壁造成损伤,能适应弯曲不直的管束,清洁效率高,清洁效果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换热器管束清管装置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换热器管束清管装置的清管头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建昌;刘丽洁;柯军;高永卫,未经杨建昌;刘丽洁;柯军;高永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107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