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污油污水回收环保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10619.0 | 申请日: | 2014-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777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田树林;隋东艳;郭彬;景向云;王兴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庆昌圣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6/00 | 分类号: | B01D36/00 |
代理公司: | 大庆市远东专利商标事务所 23202 | 代理人: | 马洪发 |
地址: | 163316 黑龙江省大庆市高***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污 回收 环保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开采领域污液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污油污水回收环保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油田开采的过程中,污油污水的污染问题严重,一方面污油污水的混合物无法二次利用,只能作为废液进行排放,对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另一方面污油污水中也含有原油,但由于其与水以及一些固体杂质混合,无法直接利用,进而造成了原油的浪费。传统的污油污水处理装置,只能单纯依靠外部压力将污油污水推入处理装置内,且分离效率低、回收率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对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污油污水回收环保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污油污水回收环保处理装置,包括壳体、过滤器和射流泵,所述的壳体内设有自进液管线、排出液管线、吸进液管线、排污管线、放空液管线和集油管线,所述的自进液管线和吸进液管线穿过操作室与过滤器连接,过滤器的出口管线延伸至分离室的上部,集油管线由分离室通入储油室、且管路上设有射流泵,射流泵管路连接至过滤器的下部,排出液管线由储油室经操作室延伸至壳体外部,排污管线由过滤器的底部经操作室延伸至壳体外部,放空液管线位于壳体的底部、其由储油室经操作室延伸至壳体外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自进液管线、吸进液管线、排污管线和放空液管线均设有蝶阀,排出液管线上设有止回阀、球阀和压力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过滤器的出口管线的末端设有旋流罩。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分离室内设有溢流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分离室的侧壁设有排水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壳体的外壁设有吊环。
本实用新型的污油污水回收环保处理装置,能够将无压力作用的污油污水进行分离,在自进液管线与吸进液管线的末端设置旋流罩,将油滴和水滴破碎成小液滴,更有利于油水分离,加快分离速度,也提高了回收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污油污水回收环保处理装置,包括壳体1、过滤器2和射流泵3,壳体1的外壁设有吊环18。
所述的壳体1内设有自进液管线4、排出液管线5、吸进液管线6、排污管线7、放空液管线8和集油管线9,所述的自进液管线4和吸进液管线6穿过操作室19与过滤器2连接,过滤器2的出口管线21延伸至分离室10的上部,集油管线9由分离室10通入储油室12、且管路上设有射流泵3,射流泵3管路连接至过滤器2的下部,排出液管线5由储油室12经操作室19延伸至壳体1外部,排污管线7由过滤器2的底部经操作室19延伸至壳体1外部,放空液管线8位于壳体1的底部、其由储油室12经操作室19延伸至壳体1外部。
其自进液管线4、吸进液管线6、排污管线7和放空液管线8均设有蝶阀13,排出液管线5上设有止回阀14、球阀15和压力表11。
出口管线21的末端设有旋流罩16。旋流罩16的液体入口为切线方向流入,液体在旋流罩1内沿内壁旋转下降,液滴由于受到离心力作用破碎成小液滴,增加了油滴和水滴的运动能力,加快了油和水的分离速度。
在分离室10内设有溢流板20;侧壁设有排水口17。
当井内具有一定压力的污油污水需要进行处理时,可直接管路接入自进液管线4,污油污水经过滤器2进行固体过滤,其杂质由排污管线7排出,过滤后的油水混合物进入分离室10的右侧进行自由分离,随着油水混合物的不断增多,上层的油层会没过溢流板20,进入分离室10的左侧,高纯度的溢流油经集油管线由射流泵3泵入储油室12,在储油室12的底问设有加热装置22,可以加速介质的流动性,再通过排出液管线5排出壳体1存放于罐体等储有装置,分离出的水由排水口17排出。
在没有压力推入污油污水的情况下,要关闭自进液管线4上的蝶阀,开启射流泵3使过滤器2内处于低压状态,将污油污水从吸进液管线6吸入过滤器2,其后的分离过程与自进液管线4的分离过程相同。
本装置在使用时不能空转,开机前壳体1内需要存放一定的液体,当装置需要长期停用时,放空液管线8用于将储油室12内的所有液体排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庆昌圣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大庆昌圣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106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实现裸眼3D功能的偏光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新型半波振子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