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电针理疗仪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10046.1 | 申请日: | 2014-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933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王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虹 |
主分类号: | A61N1/36 | 分类号: | A61N1/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电针 理疗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电针理疗仪。
背景技术
腰肌劳损是现在很多办公室人员和老年人的常见病,目前没有特效药和见效快的手术方式,只能通过推拿和针灸治疗。针灸是我国中医领域的瑰宝,对腰肌劳损能够起到很好的缓解和治疗效果,但其治疗的周期长,见效慢,需要很长时间定期扎针,对于上班族或者行动不便的老人非常麻烦。
神经对电压刺激的敏感性很高,通过低压对神经刺激能够获得很好的效果,因此,如何将针灸与低压刺激疗法相结合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便携式电针理疗仪,解决了将针灸与低压刺激疗法相结合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便携式电针理疗仪,包括:电源和电压产生电路,电压产生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到电源,电压产生电路的输出端通过直流滤波器分别连接到第一发射电极和第二发射电极;
所述电源为电池组,其电压为10-20V,所述电池组包括n个串联连接的电池;与相应电池并联连接的n个短接开关;以及,与相应电池并联耦接的n个短接控制电路,其中所述每个短接控制电路接收相应电池两端电压,并根据相应电池两端电压提供控制信号,用以将相应短接开关导通或断开;所述短接控制电路包括:比较器,具有同相输入端、反相输入端和输出端;偏置电路,具有正端和负端,其正端耦接至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其中所述电池和短接开关并联耦接在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和偏置电路的负端之间,所述短接开关包括耦接至所述比较器输出端的控制端;所述短接开关为MOSFET晶体管;
所述电压产生电路包括:
电感器,其一端连接至所述电源;
第二开关管和第三开关管,第二开关管和第三开关管的源极连接在一起且连接至电感器的另一端,第二开关管的漏极连接至地电位,第三开关管的漏极通过直流滤波器连接至第一发射电极;
开关驱动器,其为德州仪器公司UC3714芯片,基于控制端输入的时钟信号产生两路互补的开关驱动信号,一路耦接至所述第二开关管栅极,另一路耦接至所述第三开关管栅极;
频率发生电路,包括锁相环,其连接至晶振,所述晶振振荡频率为200MHz;低通滤波器,连接至锁相环的输出端;压控振荡器,连接至低通滤波器输出端,其输出端一路通过N倍频器反馈至锁相环,另一路输出至放大器,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到所述开关驱动器的控制端,所述N倍频器为6倍频器;
所述第一发射电极为电针,电针的一端为穿刺端,另一端通过导线连接至所述直流滤波器;
所述第二发射电极为电针,电针的一端为穿刺端,另一端通过导线连接至所述直流滤波器;
所述直流滤波器为电容器,电容器的一端连接至第三开关管的漏极和第一发射电极,其另一端连接至地电位和第二发射电极。
可选地,所述第二开关管和第三开关管为MOSFET晶体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施加在电针上的低电压对劳损处神经进行有效的刺激,操作过程与传统针灸相同,没有增加额外人工步骤;施加的低电压得到精确控制,防止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通过电池组为系统供电,实现了系统的便携性,短接电池组中电量耗尽或损坏的电池,延长了电池组的使用时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电针理疗仪的电路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源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携式电针理疗仪,包括:电源1和电压产生电路20,电压产生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到电源1,电压产生电路的输出端通过直流滤波器25分别连接到第一发射电极80和第二发射电极9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虹,未经王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100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灭火救援功能的建筑
- 下一篇:一种新型开口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