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道焊接正面气体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08906.8 | 申请日: | 2014-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309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孙逊;武文瑞;叶斌;孙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化学工程第七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0 | 分类号: | B23K3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刘凯 |
地址: | 6101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道 焊接 正面 气体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焊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主要针对有色金属管道对接焊接的正面充气保护装置,用于正面焊接时的正面气体保护。
背景技术
焊接技术是石油、化工、电力工程的关键的施工技术 ,而有色金属管道焊接是焊接的一个难点,焊缝保护不好,会产生氧化,直接影响焊接质量,也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安全运行和使用寿命,是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和难点。对于有色金属的管道施工,管道焊接保护装置是必不可少的,目前国内的保护装置种类多,但是有的结构很复杂,有的制造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且能保证焊接质量,减少返工率的管道焊接正面气体保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管道焊接正面气体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喷气管、气源软管以及气瓶,所述气源软管一端与气瓶连通,其另一端通过气源管阀门与喷气管尾部的接头连接,在所述喷气管内沿其径向设置有气体均布器,所述喷气管的出气口对准两个管道的焊缝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管道焊接正面气体保护装置,其所述喷气管的出气口端呈与焊缝形状相匹配的锥形,所述喷气管的出气口端直径不小于两个管道之间焊缝的间距,所述气体均布器设置在喷气管的圆柱形段腔体内。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管道焊接正面气体保护装置,其所述气体均布器由多层不锈钢丝网组成,每层不锈钢丝网上的若干通孔整体呈蜂窝状且相邻不锈钢丝网上的通孔相互对应连通。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管道焊接正面气体保护装置,其由多层不锈钢丝网上的通孔对应连通形成的气体均布器的通气孔整体呈沿气体流动方向孔径逐渐变小的变径结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与气瓶连接的喷气管对有色金属管道对接焊接时进行正面气体保护,通过在喷气管内设置气体均布器,能够对喷气管喷出的保护气体均匀分布在对应的焊缝处,同时减缓气体初始进入喷气管内的流速,使喷出的保护气体的量与速度适中。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能方便有色金属的管道焊接时的充气,且保护气体充分,保证了焊接质量,节约气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为喷气管,2为气源软管,3为气瓶,4为气源管阀门,5为气体均布器,6为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管道焊接正面气体保护装置,包括喷气管1、气源软管2以及气瓶3,所述气源软管2一端与气瓶3连通,其另一端通过气源管阀门4与喷气管1尾部的接头连接,在所述喷气管1内沿其径向设置有气体均布器5,所述喷气管1的出气口对准两个管道6的焊缝处,所述喷气管1的出气口端呈与焊缝形状相匹配的锥形,所述喷气管1的出气口端直径不小于两个管道6之间焊缝的间距,所述气体均布器5设置在喷气管1的圆柱形段腔体内。
其中,所述气体均布器5由多层不锈钢丝网组成,每层不锈钢丝网上的若干通孔整体呈蜂窝状且相邻不锈钢丝网上的通孔相互对应连通,由多层不锈钢丝网上的通孔对应连通形成的气体均布器5的通气孔整体呈沿气体流动方向孔径逐渐变小的变径结构,其不仅能将气体均匀分布,同时还能减缓气体初始进入喷气管内的流速,使喷出的保护气体的量与速度适中。
当管道焊接时,将喷气管的锥形端对准焊缝,然后打开气源管阀门,通气后,使得保护气体在焊缝所在位置,喷气管随着焊缝的移动而移动,对焊缝进行保护。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化学工程第七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化学工程第七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089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