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闪光对焊式止水拉杆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08837.0 | 申请日: | 2014-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831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杨崇;王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崇;王龙 |
主分类号: | E04G17/065 | 分类号: | E04G17/06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1121 重庆市渝北区***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闪光 止水 拉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业现浇水泥墙体模板的固定构件,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固定房屋地下室现浇墙体模板的止水拉杆。
背景技术
现有房屋地下室腔体施工时所用的止水拉杆主要有两种结构:
第一种为:在拉杆中部焊接一个止水板,拉杆两端上旋接有压紧螺母以及圈套有压块。使用时,用止水拉杆来固定模板,即通过压紧螺母施加作用力,经压块压紧在模板外侧,从而将左、右两侧模板固定,最后进行现浇墙体的施工操作。墙体施工完毕后,再使用乙炔气割,割去拉杆伸出墙面的部分。第一种止水拉杆存在以下主要缺点:一是浪费材料,拉杆伸出墙体的两头切割后只能作为废钢材回收;二是乙炔气割作业,即浪费能源又消费人工;三是拉杆气割后墙体上总是留有桩头,破坏了墙体的平整度。
第二种为: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1068649Y公开了一种节能止水拉杆,它包括杆体,固定在杆体中部位置的止水板,该杆体是长度为现浇水泥墙体厚度的中杆部件;中杆两端分别固定有连接螺母,还具有左杆组件;左杆的内端上设有用作与连接螺母旋接的螺纹,左杆的外端上设有螺纹、且旋接有螺母以及圈套有压块和垫片;还具有结构与左杆组件相同的右杆组件。墙体浇注施工后,可将左杆和右杆从中杆上卸下并重复使用。它具有节约材料、节省能源,施工墙面平整的优点。
上述两种结构中的拉杆中间止水板与拉杆连接方式如下:①止水板中间留有孔,孔的直径略大于拉杆直径;②焊接时将止水板从拉杆的一端穿入至拉杆的中间位置,采取二氧化碳焊接,目前市面为降低成本普遍采用焊条和二氧化碳焊接。上述的止水板与拉杆连接方式的缺点:①焊接前需要专人将止水板穿入拉杆,耗时;②焊接时需要人或者装置固定止水板,耗时或耗人工;③无论采用二氧化碳焊接还是焊条焊接,都需要焊接360度,非常耗时;④为节约加工成本,目前市面普遍采用焊条和二氧化碳焊接,容易焊穿止水板,或夹渣,且漏焊率高,易出现止水板漏水,起不到防水作用⑤传统工艺耗时耗人工,造成成本居高不下。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焊接质量好、防水性能好、降低制作时间的高效闪光对焊式止水拉杆。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高效闪光对焊式止水拉杆,包括止水板、拉杆本体I和拉杆本体II,所述拉杆本体I设置在止水板的一侧并与止水板的中部垂直,所述拉杆本体II设置在止水板的另一侧并与止水板的中部垂直,所述拉杆本体I与拉杆本体II之间通电进行闪光对焊,同时使止水板与拉杆本体I和拉杆本体II焊接为一整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止水板的中部设置通孔,所述通孔的孔径小于拉杆本体I和拉杆本体II的直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拉杆本体I和拉杆本体II的一端均设置倒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拉杆本体I和拉杆本体II上分别固定限位销或限位挡板,拉杆本体I和拉杆本体II上分别套有压板,限位销或限位挡板位于压板的内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方案,所述拉杆本体I和拉杆本体II的另一端分别设置外螺纹,所述拉杆本体I和拉杆本体II的另一端上分别旋套一压紧螺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改进方案,所述拉杆本体I的另一端设置左拉杆组件,所述拉杆本体II的另一端设置右拉杆组件,所述左拉杆组件包括左拉杆本体、左螺母、左压板和左连接套,所述左连接套的一端螺纹配合或者焊接在拉杆本体I的另一端上,所述左拉杆本体的一端与左连接套的另一端螺纹配合,所述左压板套在左拉杆本体上,左螺母旋合在左拉杆本体的另一端上;所述右拉杆组件包括右拉杆本体、右螺母、右压板和右连接套,所述右连接套的一端螺纹配合或者焊接在拉杆本体II的另一端上,所述右拉杆本体的一端与右连接套的另一端螺纹配合,所述右压板套在右拉杆本体上,右螺母旋合在右拉杆本体的另一端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改进方案,所述左拉杆组件还包括左弹性垫,所述左弹性垫套在左拉杆本体上并紧靠左连接套;所述右拉杆组件还包括右弹性垫,所述右弹性垫套在右拉杆本体上并紧靠右连接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左弹性垫和右弹性垫为锥形弹性套结构,锥形弹性套结构的左弹性垫的小端面紧靠左连接套,锥形弹性套结构的右弹性垫的小端面紧靠右连接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崇;王龙,未经杨崇;王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088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大板坯夹持的大立辊侧导板
- 下一篇:一种镀银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