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松紧固装置及幕墙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06493.X | 申请日: | 2014-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083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谢斌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省金为型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88 | 分类号: | E04B2/88;E04B1/78;E04F13/21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 43008 | 代理人: | 赵洪 |
地址: | 4146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松紧 装置 幕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松紧固装置及幕墙。
背景技术
在建筑物上,结常需要使用到紧固件,以实现紧固连接,紧固件在结构中不能意外松动或脱落是它的基本要求。
现有技术中,紧固件的紧固方式大多为与紧固面直接连接,若采用直接连接的方式,当螺栓所在的部件或设备长期处于振动或悬空环境下工作时,紧固面容易变形,使得螺栓与紧固面之间会产生间隙,螺栓容易松动脱落,从而酿成重大安全事故。而现有技术的幕墙系统中,往往会在螺栓下垫设隔热件以实现隔热断桥的目的,龙骨框架和压板是整个幕系统的承载构件,大都用具备良好承载性能的金属型材制成,而金属型材又不具备良好的隔热效果,若使用同时具备良好承载性能和隔热效果的材料,其造价又极其昂贵,难以实现产业化。一般会在幕墙板与压板之间、幕墙板与龙骨之间以及紧固件与压板之间设有隔热件,以达到断桥隔热的作用。但由于隔热件面临较大的温度变化(如受火灾影响)时,较其他部件易出现老化现象,当隔热件老化失效后,玻璃面板与龙骨框架之间的装配间隙变大,会出现玻璃面板攒动的现象,严重时,甚至会出现玻璃面板掉落、破碎的问题,大大影响了整个幕墙系统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有效提高紧固强度的防松紧固装置及幕墙。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松紧固装置,包括装设于压板上的紧固件,所述紧固件与压板的连接处装设有在所述紧固件与压板之间产生间隙时防止紧固件松动的弹性防松装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弹性防松装置为弹性卡簧,所述紧固件为螺栓结构,所述紧固件的螺帽底端设有第一斜面,所述弹性卡簧箍设于第一斜面与压板之间,所述压板变形与紧固件之间产生间隙时,所述弹性卡簧沿第一斜面收缩并弥补紧固件螺帽底端与压板之间的间隙。
所述弹性卡簧上开设有便于弹性卡簧收缩胀开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两侧延伸设有用于拉开所述弹性卡簧的拉杆。
所述紧固件与用于装设紧固件的压板之间设有隔热件,所述紧固件与压板的连接处装设有在所述隔热件失效消失时防止紧固件松动的弹性防松装置。
所述弹性防松装置为弹性卡簧,所述紧固件为螺栓结构,所述紧固件的螺帽底端设有第一斜面,所述隔热件的顶端设有第二斜面,所述隔热件套设于紧固件的螺帽端、且第二斜面与第一斜面相抵,所述弹性卡簧箍设于隔热件外围并位于紧固件的螺帽底端与压板之间,所述隔热件失效消失时,所述弹性卡簧沿第一斜面收缩并弥补紧固件螺帽底端与压板之间的间隙。
所述弹性卡簧上开设有便于弹性卡簧收缩胀开的第一开口。
所述隔热件上开设有便于隔热件胀开的第二开口。
所述紧固件于靠近螺帽的螺身部设有用于胀开隔热件的第三斜面。
所述紧固件的螺帽顶端套设有尼龙帽,所述尼龙帽位于弹性卡簧上部。
所述弹性防松装置为弹性顶片,所述紧固件为螺栓结构,所述弹性顶片与压板之间设有支撑板,所述隔热件套设于紧固件的螺帽端并与螺帽底端相抵,所述弹性顶片套装于隔热件外围并位于紧固件的螺帽底端与支撑板之间,所述隔热件失效消失时,所述弹性顶片沿支撑板胀开并顶紧所述紧固件的螺帽底端。
所述支撑板于紧固件的两侧设有倒齿,所述隔热件失效消失时,所述弹性顶片沿支撑板胀开顶紧所述紧固件的螺帽底端、且弹性顶片两端部与倒齿相抵。
所述弹性防松装置包括驱动弹簧、定位套以及弹性卡环,所述定位套于一端设有第一挂接部并于第一挂接部与压板固接,于另一端设有限位部,所述定位套与隔热件之间形成第一驱动腔,所述驱动弹簧与弹性卡环套设于隔热件外围并压缩收紧于所述第一驱动腔内,所述隔热件失效消失时,所述驱动弹簧伸展抵推所述弹性卡环至第一驱动腔外部、且所述弹性卡环胀开弥补紧固件与压板之间的间隙。
所述紧固件为螺栓结构,所述隔热件套设于紧固件的螺帽端,所述弹性卡环靠近紧固件的螺帽端,所述驱动弹簧一端与弹性卡环相抵,另一端与限位部相抵,所述隔热件失效消失时,所述驱动弹簧伸展抵推所述弹性卡环至第一驱动腔外部、且所述弹性卡环胀开弥补紧固件螺帽底端与压板之间的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省金为型材有限公司,未经湖南省金为型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0649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