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折叠童车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03650.1 | 申请日: | 2014-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059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唐凌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启佑 |
主分类号: | B62B7/06 | 分类号: | B62B7/06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1 | 代理人: | 尹文涛 |
地址: | 528414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折叠 童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折叠童车。
【背景技术】
目前,童车已成为小孩在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物品。市场上的一般都能进行折叠或展开,但是现有的童车的折叠结构十分复杂,造成童车笨重,折叠后体积仍然较大,制造成本高,由于结构的复杂,人们在折叠的时非常费力,而且容易损坏童车。因此,人们非常渴望一种使用方便,结构简单且折叠后体积小的童车出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折叠后体积小的可折叠童车。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可折叠童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左前车架,其上连接有左前轮;
一右前车架,其上连接有右前轮;
一左后车架,其上连接有左后轮;
一右后车架,其上连接有右后轮;
一前横支架,其两端分别与所述的左前车架和所述的右前车架的上端铰接;
一左横支架,其一端与所述的前横支架一端连接,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的左后车架中部;
一右横支架,其一端与所述的前横支架另一端连接,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的右后车架中部;
一左推架,其中部铰接在所述的左后车架上端;
一右推架,其中部铰接在所述的右后车架上端;
一左扶手,其一端铰接在所述的左前车架与所述的前横支架的铰接点上,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的左推架上,其与所述的左推架的铰接点位于所述的左推架与所述的左后车架的铰接点上方;
一右扶手,其一端铰接在所述的右前车架与所述的前横支架的铰接点上,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的右推架上,其与所述的右推架的铰接点位于所述的右推架与所述的右后车架的铰接点上方;
一坐板,与所述的左横支架、所述的右横支架和所述的前横支架固定连接;
一用于控制童车折叠或展开的控制装置,设在所述的左横支架与所述的右横支架之间,所述的控制装置包括分别设在所述的左推架和所述的右推架下端的控制盒,所述的两个控制盒之间设有后横支架,所述的两个控制盒上分别铰接有拉杆,所述的两根拉杆另一端分别铰接在所述的左前车架和所述的右前车架中部,所述的后横支架上套设有能绕其旋转并在旋转时驱动设在所述的控制盒内的锁定件与设在所述的左横支架和所述的右横支架之间的卡锁部脱离而使童车折叠的旋转套,所述的控制盒内还设有在童车展开时对所述的锁定件保持顶压而使其与所述的卡锁部保持卡锁的弹簧。
如上所述的可折叠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锁部为直轴,所述的锁定件包括锁定板,所述的锁定板一端设有能勾住所述的直轴的锁定槽和与所述的锁定槽相接的圆弧部,所述的锁定板另一端设有能绕设在所述的控制盒内的凸轴转动的转动环,所述的转动环上设有开口,所述的旋转套上设有插入所述的开口内并绕所述的凸轴转动而推动所述的转动环转动的旋转推动片,所述的后横支架与所述的凸轴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可折叠童车,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的控制盒包括一外壳,两个所述的外壳分别与所述的左推架和所述的右推架连接,所述的外壳上固定连接有与其围成转动空腔的内壳,所述的锁定板设于所述的转动空腔内并能在其内转动,所述的控制盒上设有与所述的转动空腔相通并供所述的锁定板伸出和转动的盒孔,所述的控制盒上设有供所述的转动环穿过和转动的旋转槽,所述的控制盒内设有用于放置所述的弹簧的弹簧放置槽,所述的锁定板上设有插入所述的弹簧内的定位凸台。
如上所述的可折叠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套与所述的后横支架之间设有在童车展开状态时防止所述的旋转套旋转的锁定装置。
如上所述的可折叠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定装置包括设在所述的后横支架上的支架孔,所述的旋转套的壁上设有与所述的支架孔相通的通孔,所述的支架孔和所述的通孔内设有能在二者内滑动并能顶住所述的通孔内边缘的按钮,所述的支架孔内设有顶压所述的按钮的顶压弹簧。
如上所述的可折叠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横支架为管状件,所述的后横支架内塞有圆柱,所述的支架孔开设于所述的后横支架的管壁上,所述的圆柱上设有与所述的支架孔相对的圆柱孔,所述的顶压弹簧设于所述的圆柱孔内。
如上所述的可折叠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坐板下方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坐架板,所述的坐板与所述的坐架板连接后形成有供所述的锁定件伸入并在其内转动的空槽,所述的直轴设于所述的空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启佑,未经唐启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036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