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架空绝缘导线护管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03518.0 | 申请日: | 2014-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594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发明(设计)人: | 陈铁;张子宏;周子超;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双安劳保橡胶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7/00 | 分类号: | H02G7/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冯舜英 |
地址: | 30022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架空 绝缘 导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线护管,特别是涉及一种带有双凹凸槽扣、便于制造、柔软性和绝缘性好的架空绝缘导线护管。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目前,配电线路及配电线路设备的安装、检修及电力、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在带电作业时,一旦误触到带电体、接地体就会造成“相—地”短路或“相—相”短路,目前,使用的架空绝缘导线护管是两边搭接,护管可在架空绝缘导线上随意滚动或滑动,所以极不牢固和安全,当导线出现损坏时,护管容易出现爬弧现象,特别是耐高压绝缘电缆有一处损坏,使整根电缆报废极不安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带有双凹凸槽扣、便于制造、柔软性和绝缘性好的架空绝缘导线护管。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热塑性橡胶护管,其特征在于:采用挤出机制成的架空绝缘导线护管,做成带有把的环形,把的两边分别带有凸块和凹槽,所述的凸块的为圆柱形,凹槽也为圆柱形,两边的凸块与凹槽错位布置,即一边的凸块与另一边的凹槽相对应并可扣紧;根据不同绝缘电缆直径大小不同其外套的绝缘导线护管的具体尺寸如下:
环的内径A为16-38mm, 环的厚度B为1.8-4.0mm,
凸块外径C为1.8-4.5mm, 凹槽内径D为1.8-4.5mm,
凹槽深度E为1.8 -4.0 mm, 把的高度F为8.0 -18 mm。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结构合理,制作简便,因带有双凹凸槽扣,可防止带电作业时,误触及带电体、接地体而造成“相—地”短路,“相—相”短路的事故出现,安全可靠,柔软性和绝缘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中: 1.把高, 2.环形, 3.凸块, 4. 凹槽, A.环的内径,
B.环的厚度, C.凸块外径, D.凹槽内径, E.凹槽深度, F. 把的长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效果,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
如图1所示:采用挤出机制成的架空绝缘导线护管,做成带有把1的环形2,把1的两边分别带有凸块3和凹槽4,所述的凸块3的为圆柱形,凹槽4的内孔也为圆柱形,两边的凸块3与凹槽4错位布置,即一边的凸块3与另一边的凹槽4相对应并可扣紧;根据不同绝缘电缆直径大小不同其外套的绝缘导线护管的具体尺寸如下:
环的内径A为16-38mm, 环的厚度B为1.8-4.0mm,
凸块外径C为1.8-4.5mm, 凹槽内径D为1.8-4.5mm,
凹槽深度E为1.8 -4.0 mm, 把的高度F为8.0 -18 mm。
实施例:以用于外径为30mm的绝缘电缆为例加以说明
如图1所示:外径为30mm绝缘电缆,输电电压为10kV,选用热塑性橡胶材料用挤出机制做成架空绝缘导线护管,其尺寸为:环2的内径A为30mm,环2的厚度B为3.5mm,凸块3圆柱形外径C为4.0mm;把1的高度F为16mm;凹槽4深度E为3.5mm;架空绝缘导线护管总长度为1000mm,将绝缘导线护管套在外径为30mm绝缘电缆上,所述的凸块3的为圆柱形,凹槽4的内孔也为圆柱形,因凹槽4开口宽度小于凸块3圆柱形外径C为4.0mm,故两片把1上的凸块3和凹槽4采用现有的专用工具即可扣紧,此时,绝缘导线护管不会在绝缘电缆上滑动和滚动,人在带电作业时,不会触到带电体或接地体,故很安全。
其优点是:结构合理,制作简便,因带有双凹凸槽扣,可防止带电作业时,误触及带电体、接地体而造成“相—地”短路,“相—相”短路的事故出现,安全可靠,柔软性和绝缘性好。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双安劳保橡胶公司,未经天津双安劳保橡胶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035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