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冷凝水箱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01817.0 | 申请日: | 2014-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809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发明(设计)人: | 梁垣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垣生 |
主分类号: | F24H9/00 | 分类号: | F24H9/0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粤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4 | 代理人: | 唐强熙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凝 水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气热水器的换热装置,具体是一种收集冷凝水的冷凝水箱。
背景技术
现在市场上所销售和生产的换热装置大多使用管绕式,且通常为不锈钢材质,因此其换热效果差,寿命短;由于设置的管多,且管需要进行各种形状的加工,导致所涉及的工艺复杂、成品占用空间大,不便于装配。中国专利文献号为CN102538201A于2012年07月04日公开一种利用余热的换热器,包括箱体,箱体上有进烟口,所述箱体包括具有上、下开口的进烟腔和热交换腔;一接口与设置在进烟腔壁上的进烟口固定连接;还包括一上端盖、下端盖和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设置在热交换腔内;所述上端盖与箱体可拆卸连接,上端盖将进烟腔和热交换腔的上开口封闭,上端盖上有排烟口与导烟管的上端相连通;所述下端盖与箱体的外周向的下端面固定连接,进烟腔和热交换腔下端与下端盖之间的间隙构成导烟通道;下端盖有冷凝水导管。据称,这样的结构,水在热交换腔内的折弯往返的水道内移动,与导烟管进行充分的热交换,可以充分的利用余热,提高燃气热水器的燃气利用率,节约能源。但是,该结构比较复杂,涉及组件多,不便于装配;水与导烟管的接触面少,水在箱体内成直线流通,流通速度快,所以热交换并不充分;箱体体积较大。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性能可靠,热效率高,安全性好,体积小的冷凝水箱,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冷凝水箱,包括相互配合装配的烟气胶盖和冷凝水箱箱体,竖直插放于冷凝水箱箱体内的二次换热器;其特征是所述烟气胶盖设置有两个独立凸起且不相通的进气腔和出气腔,冷凝水箱箱体同侧对应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使冷凝水箱内形成U形通道,烟气环绕二次换热器运动,热量可被水充分吸收。
所述冷凝水箱箱体的进气口和出气口至少为方形且中间有隔条隔开;所述的进、出气口各设置有密封槽,用于放置密封圈。
所述冷凝水箱箱体设置有一开放面与二次换热器装配,开放面往外延伸形成环形凸起,一截面呈n形的上密封圈4套置在环形凸起上。
所述二次换热器最上层设置有顶层碟片;所述顶层碟片上同侧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顶层碟片周向延伸有凸边与冷凝水箱箱体连接,且通过上密封圈实现密封。
所述冷凝水箱箱体内部设置有挡风片;所述挡风片至少为铝材且一体成型,中间设置至少两插边,插设于隔条内侧设置的插槽,用于封闭二次换热器与隔条之间的间隙,控制烟气从冷凝水箱进气口右边进气。
所述进气腔和出气腔分别设置有进气孔和出气孔,且分别套设有密封圈。
所述出气腔设置有探针孔并插设温度探针,且通过密封圈密封。
所述冷凝水箱箱体侧壁设置有冷凝水排水孔与冷凝排水嘴通过密封圈密封装配。
所述二次换热器底端设置有吸水毡,用于减少冷凝水箱箱体和二次换热器之间的底部间隙。
所述烟气胶盖和冷凝水箱箱体为塑胶制成。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结构的改良,冷凝水箱箱体内的导气通道设计成U形,进气与出气可在同一侧实现,节省空间,结构简单便于装配;烟气环绕二次换热器运动,烟气流通速度慢,水与烟气的接触面积大,单位流通量少,使水更充分的吸收热量,大大提高热效率;温度探针连接温度感应器,随时监测排气温度,若有异常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其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性能可靠,热效率高,安全性好,体积小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分解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烟气胶盖,1.1为进气腔,1.2为出气腔,1.3为探针孔,2为冷凝水箱箱体,2.1为进气口,2.2为出气口,2.3为环形凸起,2.4为冷凝水排水孔,3为二次换热器,3.1为出水口,3.2为进水口,3.3为顶层碟片,4为上密封圈,5为吸水毡,6为冷凝排水嘴,7为挡风片,8为温度探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垣生,未经梁垣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018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