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Docter冲击回波系统能量触发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201172.0 | 申请日: | 2014-04-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089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 发明(设计)人: | 傅酉;付玉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虹炎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29/22 | 分类号: | G01N29/2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00112 天津市西***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docter 冲击 回波 系统 能量 触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土结构无损检测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Docter冲击回波系统的能量触发装置。
背景技术:
实际工程中存在多数构件不具备超声法的检测条件,如水闸及渠道等建筑物的边墩、闸底板、顶板、衬砌等只有单一可测面,可采用Docter冲击回波系统进行检测,该系统配有三种直径的冲击球(实际是球状锤击面的手锤),但在实际检测中,常带来如下问题:
(1)在检测过程中需人工操作冲击球敲击被检测面,多次敲击后易导致操作人员疲劳;
(2)冲击球的手柄在多次敲击后易发生弯曲甚至折断;
(3)在检测过程中冲击球经常由于操作失误撞击到接收装置,造成无效信号。
(4)由于人工操作冲击球,很难保证每次的敲击的力度和每次敲击点与接收器的距离相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Docter冲击回波系统在检测结构物内部缺陷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无需人工弹性敲击的冲击回波能量触发装置,代替目前的手锤,既满足Docter冲击回波系统检测结构物内部缺陷的精度要求,又能提高其检测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
一种Docter冲击回波系统能量触发装置,由冲击球、枪管、加速装置、触发装置和枪壳组成;所述冲击球包括直径分别为2mm、3mm和5mm的三种钢球;所述枪管外径为10mm,内径为6mm,在所述枪管的上部设有直径为6mm的进球孔;所述加速装置包括加速板、发射弹簧和枪栓,所述发射弹簧的压缩量为40毫米,刚度系数k=2.5n/mm,所述加速板固定在所述发射弹簧的前端,所述加速板的直径和厚度分别为5mm和2mm,在加速板中心位置嵌入有直径为3mm的永久磁铁;所述枪壳固定在所述枪管后端下部,所述触发装置包括扳机、撞针和复位弹簧;在所述枪管的下部设有出球孔,所述出球孔中心与所述枪管出口的距离为5mm。
本实用新型的Docter冲击回波系统能量触发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操作方便且易于携带,工作效率显著提高。此装置仅需简单培训即可操作,且对操作人员没有特殊要求,能够可以彻底的使人工劳动脱离出来,使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2)操作具有可再现性。人工弹性敲击产生的能量每一次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采用Docter冲击回波系统能量触发装置后,每次激发的能量均相同。
(3)可重复使用,投资少,简单易行。单台Docter冲击回波系统能量触发装置制作费用约1000元,加之可重复使用,降低了无损检测的成本。
(4)产生无效波形的概率降低,提高了数据的科学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Docter冲击回波系统能量触发装置剖面图;
图2为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得到的被测试板结构频谱图;
图3为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得到的被测试板完好处典型频谱图;
图4为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方装置得到的被测试板缺陷处典型频谱图。
图中,1为枪管,2为进球孔,3为冲击球,4为加速板,5为发射弹簧,6为枪栓,7为撞针,8为复位弹簧,9为枪壳,10为出球孔,11为混凝土,Δl为发射弹簧压缩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1-4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虹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虹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011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式弧形施工工具
- 下一篇:地坪毛茬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