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暖器的出风口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00518.5 | 申请日: | 2014-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077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张毅;黄健;廖泓斌;王红兵;潘泽勇;陈春明;黎小毛;叶启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9/00 | 分类号: | F24D1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李芙蓉;李双皓 |
地址: | 51907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暖器 风口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型家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暖器的出风口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电暖器的舒适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现有的电暖器,其出风口设计为平面形式(即出风面与水平面垂直),不利于提高电暖气的出风量,而且容易造成热风流过于集中,导致热风成股流出,电暖器顶部不能及时散热,温度不均匀,使人感觉不够舒适,不利于提升用户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并且能够解决出风量不够大、温度不均匀、舒适性不够的电暖器的出风口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暖器的出风口结构,包括固定连接在一起的上盖、底座和出风格栅;
所述上盖包括第一出口端;
所述底座包括第二出口端;
所述第一出口端和所述第二出口端共同形成出风口;
所述出风口的端面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
所述出风格栅设置在所述出风口的端面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风口的端面为椭圆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风口的端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70°至8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风口的端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7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风格栅包括若干横向格栅和若干纵向格栅;
若干所述横向格栅和若干所述纵向格栅相互垂直设置,并且若干所述横向格栅与若干所述纵向格栅之间留有间隙;
若干所述横向格栅阶梯状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若干所述横向格栅与水平面的夹角均为3°至7°。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若干所述横向格栅上均包括第一连接部;
若干所述纵向格栅上均包括第二连接部;
若干所述横向格栅均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电暖器的机体外壳可活动连接;
若干所述纵向格栅均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与电暖器的机体外壳可活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风格栅上设置第一联动杆和第二联动杆;
若干所述横向格栅均与所述第一联动杆连接,并在所述第一联动杆的带动下做上下位置调节运动;
若干所述纵向格栅均与所述第二联动杆连接,并在所述第二联动杆的带动下做左右位置调节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电暖器的出风口结构,采用出风格栅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的结构,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出风量大、温度均匀、舒适性好,并且易于调节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暖器的出风口结构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的横向格栅与水平面之间形成角度示意图;
其中:1上盖;2底座;3出风格栅;4第一出口端;5第二出口端;6出风口;7横向格栅;8发热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电暖气的风口结构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一种电暖器的出风口结构,包括固定连接在一起的上盖1、底座2和出风格栅3;
上盖1包括第一出口端4;
底座2包括第二出口端5;
第一出口端4和第二出口端5共同形成出风口6;
出风口6的端面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
出风格栅3设置在出风口6的端面上。
该出风口结构的工作原理是:风流通过底座2上的进风口(未示出)进入经风机作用,吹向发热体8,并由发热体8加热形成热风后,通过出风口6的端面排出。
出风口6的端面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可以增大出风口6的面积即提高了出风面积,从而提高了散热量,及时将发热体8发出的热量排出,避免出风格栅3温度过高而对出风格栅3造成损坏,出风格栅3沿倾斜的出风口6的端面设置,扩大了出风面积,从而使出风的温度更加均匀。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出风口6的端面为椭圆形。
出风口6为椭圆形可以使出风更加均匀,避免热量集中,而且外形美观。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出风口6的端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70°至80°。
在实际操作中,出风格栅3与水平面的夹角为70°至80°是有利于增大出风量的最佳角度范围。出风格栅3与水平面的夹角优选为7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005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简易固态继电器电路
- 下一篇:一种基于NE555的长时定时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