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卧式发动机活塞环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96548.3 | 申请日: | 2014-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837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廖志军;高尔其;唐连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宗申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5/00 | 分类号: | F02F5/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弘旭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0209 | 代理人: | 周韶红 |
地址: | 400054***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卧式 发动机 活塞环 定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卧式发动机活塞环,特别是一种卧式发动机活塞环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卧式四冲程摩托车发动机内的活塞通常布置有两道气环以及一道油环(油环包含两片刮环以及一片衬环),并且气环以及油环可以在活塞环槽内自由转动。其中气环的主要作用是密封燃烧室内的高温高压的混合气,油环的主要作用是刮掉气缸壁上多余的机油,由于活塞环存在开口间隙,因此发动机的机油消耗大部分是通过活塞环开口泄露进入燃烧室消耗的,浪费了机油。同时,机油燃烧后容易产生积碳附着在燃烧室内,导致产生气门关闭不严、发动机输出性能降低、活塞环磨损加快等故障的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能够降低机油通过活塞环进入燃烧室的卧式发动机活塞环定位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卧式发动机活塞环定位装置,包括活塞环本体,在所述活塞环本体上设置有油环槽,在所述油环槽内设置有回油孔,在所述油环槽中设置有第一刮环和第二刮环,在所述油环槽内壁上端面设置有刮环定位孔,所述刮环定位孔与发动机进气方向相对应,在所述第一刮环的一端设置有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位于刮环定位孔内。
进一步描述,在所述与进气方向相对应的油环槽内的回油孔为四个,所述刮环定位孔位于左侧两个回油孔或右侧两个回油孔之间。
为了简化工艺,节约制造成本,所述定位凸起的宽度为第一刮环宽度的二分之一。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方便的优点,采用它能够防止刮环的自由转动,提高密封性能,使得进入燃烧室内的机油量减少,降低了机油量的消耗,减少了燃烧室积炭和活塞环磨损,使发动机运转更佳可靠。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方式,任何在本实施例基本精神上的改进或替代,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卧式发动机活塞环定位装置,包括活塞环本体1,在所述活塞环本体1上设置有油环槽2,在所述油环槽2内设置有回油孔3,在所述油环槽2中设置有第一刮环4和第二刮环5,在所述油环槽2内壁上端面设置有刮环定位孔6,所述刮环定位孔6与发动机进气方向相对应,在所述第一刮环4的一端设置有定位凸起7,所述定位凸起7位于刮环定位孔6内。
进一步,在所述与进气方向相对应的油环槽2内的回油孔3为四个,所述刮环定位孔6位于左侧两个回油孔3或右侧两个回油孔3之间。
为了不改变第一刮环4的开口间隙,简化工艺,节约制造成本,所述定位凸起7的宽度为第一刮环4宽度的二分之一。
在本实用新型中,发动机在运行过程中,通过连杆大头飞溅的机油进入气缸后,在重力的作用下,大部分机油掉入气缸下方(即活塞排气方向),而活塞环油环中始终有一片刮环在气缸的下方处于良好的密封状态,位于气缸上方的第一刮环4的开口部位由于机油量较少,因此通过第一刮环4的开口部位进入燃烧室的机油也较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宗申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宗申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965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从含有烃的流体中去除硫基化合物的装置及相关系统
- 下一篇:致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