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整平压实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94707.6 | 申请日: | 2014-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814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郑珊珊;卫桢;牛荃;白艳丽;牛晔;李永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科工集团武汉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9/04 | 分类号: | B65G69/04;B65G69/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6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整平压 实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整平压实装置。
背景技术
在货车运输散状物料过程中,物料大多被自然散放在车厢内部,这样由于在运输过程的颠簸或者刮风等客观因素,物料经常会引起很大的扬尘,不仅造成物料的损失,而且造成环境的影响和破坏。
现在少量整平压实机构采用压辊的自重进行整平压实,压力不能调节,同时在非工作状态时,靠钢丝绳提至指定位置,当要对多节车厢进行循环整平操作时,传统的整平装置需要反复的对压辊的高度进行调节,即对一节车厢整平操作后,要将压辊抬起来,以使车厢能从压辊下方穿过,下一节车厢过来后,又将压辊高度降低,以使压辊能压到车厢内物料,如此反复操作,非常麻烦,又耽误工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整平压实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整平压实装置,包括支架、压辊组和蜗轮蜗杆机构,所述支架的下部设有行车通道,所述支架包括位于所述行车通道两侧的两组连杆支架,每组所述连杆支架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横梁、压辊杆和伸缩油缸,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均为竖直设置,所述横梁水平设置,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上部连接,所述压辊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架的上部铰接,所述压辊杆 的另一端与所述压辊组的旋转轴连接,所述伸缩油缸的一端与所述横梁的中部铰接,所述伸缩油缸的另一端与所述压辊杆的中部铰接;
所述压辊组包括压辊、第一压辊轴、第二压辊轴、旋转轴和连接轴,所述第一压辊轴、旋转轴和第二压辊轴依次横向设置,所述连接轴有两个,所述两个连接轴纵向设置在所述旋转轴的两端,所述第一压辊轴、第二压辊轴、旋转轴和连接轴构成“日”字型压辊组架,所述压辊有两个,所述两个压辊分别设置在第一压辊轴和第二压辊轴上,所述旋转轴的两端还分别设置有连接部;
所述蜗轮蜗杆机构包括蜗轮和蜗杆件,所述蜗轮设置在所述旋转轴的一端,所述蜗杆件设置在所述压辊杆上,所述蜗杆件控制所述蜗轮旋转,并带动所述压辊组旋转。
进一步,所述压辊组架关于所述旋转轴对称。
进一步,所述两个压辊的大小结构形状均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整平压实装置,结构简单紧凑,性能稳定,操作方便安全;使用了一种新型的组合式压辊,能快捷方便的完成多节车厢循环整平工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整平压实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整平压实装置的压辊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整平压实装置,包括支架、压辊组7和蜗轮蜗 杆机构,所述支架的下部设有行车通道1,所述支架包括位于所述行车通道1两侧的两组连杆支架,每组所述连杆支架包括第一支架2、第二支架9、横梁5、压辊杆8和伸缩油缸10,所述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9均为竖直设置,所述横梁5水平设置,所述横梁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9的上部连接,所述压辊杆8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架9的上部铰接,所述压辊杆8的另一端与所述压辊组7的旋转轴连接,所述伸缩油缸10的一端与所述横梁5的中部铰接,所述伸缩油缸10的另一端与所述压辊杆8的中部铰接;
所述压辊组7包括压辊705、第一压辊轴704、第二压辊轴701、旋转轴703和连接轴702,所述第一压辊轴704、旋转轴703和第二压辊轴701依次横向设置,所述连接轴702有两个,所述两个连接轴702纵向设置在所述旋转轴703的两端,所述第一压辊轴704、第二压辊轴701、旋转轴703和连接轴702构成“日”字型压辊组架,所述压辊705有两个,所述两个压辊705分别设置在第一压辊轴704和第二压辊轴701上;
所述蜗轮蜗杆机构包括蜗轮6和蜗杆件4,所述蜗轮6设置在所述旋转轴730的一端,所述蜗杆件4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杆8上,所述蜗杆件4控制所述蜗轮6旋转,并带动所述压辊组7旋转。
优选的,所述压辊组架关于所述旋转轴703对称。所述两个压辊705的大小结构形状均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科工集团武汉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煤科工集团武汉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947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嵌有亮光镜面抛光金属的平板拖把底板
- 下一篇:电动拖把清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