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金属罐盖连续冲压成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94222.7 | 申请日: | 2014-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871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蔡鸿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炫安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51/44 | 分类号: | B21D51/44;B21D22/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泰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55 | 代理人: | 张雅军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罐 连续 冲压 成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冲压成型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金属罐盖连续冲压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冲压罐盖、罐体等专用机械,例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编号587486,主要是利用一个马达与一个曲轴装置驱动一对活动滑块冲头(内剪口模具)相对于一对外剪口模具互相配合以进行冲压作业,并利用一个吹气装置将成品吹至一个输送带上以顺利送出成品。虽然这种冲压设备能达到冲压罐盖、罐体的目的,且能在冲压后自动送出成品,但是当要冲压出一个具有截面形状较复杂的对象时,通常必须利用数台能分别冲压出不同截面形状的冲压机械进行多次冲压作业,才能使得金属板的同一部位的产生不同的截面变化。或者,只利用一台冲压机械进行冲压时,利用更换不同截面形状的冲模换装至机台上,以完成所有制程的冲压作业。上述两种方式都会造成加工速度慢、产能低等问题。
中国台湾证书号专利案M317893、M311490、公告编号587486、573569虽然也都是冲压罐盖、罐体等专用机械,但是也都没有揭露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或装置。且由公告编号573569的图式所揭示,虽然能同时冲压出间隔设置的两个圆形冲压部位,但是并未揭示所述冲压部位为不同截面形状,也没有揭示能使同一个部位产生不同的截面变化,所以也无法解决上述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简单的结构就能进行不同截面形状的冲压操作的金属罐盖连续冲压成型装置。
本实用新型金属罐盖连续冲压成型装置,能对一个金属板进行冲压作业,该成型装置包含一个机台及一个冲压单元,该机台具有一个沿一个水平轴向延伸的加工区域,该加工区域具有一个第一边、一个 对应该水平轴向相反于该第一边的第二边,且该金属板能沿该水平轴向且由该加工区域的第一边朝该第二边间歇位移,该冲压单元设置于该机台,并具有一个位于该加工区域上方的上冲模组、一个位于该加工区域下方且对应于该上冲模组的下冲模组及一个能驱动该上冲模组与该下冲模组的驱动组,该上冲模组至少具有一个对应于该第一边的第一冲模及一个位于该第一冲模一侧的第二冲模,该第一冲模沿一个垂直于该水平轴向的直立轴向的一条第一轴线延伸,并具有一个第一冲压部,该第二冲模沿一条平行于该第一轴线的第二轴线延伸,并具有一个不同于该第一冲压部截面形状的第二冲压部,该下冲模组至少具有一个对应于该第一冲模的第一冲头及一个位于该第一冲头一侧且对应于该第二冲模的第二冲头。
本实用新型金属罐盖连续冲压成型装置,该冲压单元的上冲模组还具有一个相反于该第一冲模而位于该第二冲模另一侧的第三冲模,该第三冲模沿一条平行于该第二轴线的第三轴线延伸,并具有一个不同于该第一冲压部、该第二冲压部截面形状的第三冲压部,该第二轴线与该第三轴线的间隔距离等于该第一轴线与该第二轴线的间隔距离,该下冲模组还具有一个对应于该第三冲模的第三冲头。
本实用新型金属罐盖连续冲压成型装置,该冲压单元的上冲模组还具有一个相反于该第二冲模而位于该第三冲模另一侧的第四冲模,该第四冲模沿一条平行于该第三轴线的第四轴线延伸,该第三轴线与该第四轴线的间隔距离等于该第二轴线与该第三轴线的间隔距离,该第四冲模具有一个不同于该第一冲压部、该第二冲压部、该第三冲压部截面形状的第四冲压部,该下冲模组还具有一个对应于该第四冲模的第四冲头。
本实用新型金属罐盖连续冲压成型装置,该冲压单元的上冲模组还具有一个相反于该第三冲模而位于该第四冲模另一侧的第五冲模,该第五冲模沿一条平行于该第四轴线的第五轴线延伸,该第四轴线与该第五轴线的间隔距离等于该第三轴线与该第四轴线的间隔距离,该第五冲模具有一个不同于该第一冲压部、该第二冲压部、该第三冲压部、该第四冲压部截面形状的第五冲压部,该下冲模组还具有一个对应于该第五冲模的第五冲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该冲压成型装置,就能在同一部冲压设备上连续进行不同截面形状的冲压操作,不但操作速度快、能提升产能,且能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金属罐盖连续冲压成型装置一个较佳实施例的平面组合图;
图2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个开模示意图,说明一个上冲模组相对于一个下冲模组远离;
图3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个局部放大剖面图,说明一个第一冲模配合一个第一冲头对一个金属板冲压出一个呈贯孔状的第一成形部;
图4是该较佳实施例的另一个局部放大剖面图,说明一个第二冲模配合一个第二冲头对该金属板的第一成形部继续冲压出一个呈凸缘状的第二成形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炫安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炫安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942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力机平衡缸气压手自一体调节装置
- 下一篇:机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