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宽光束角LED光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91529.1 | 申请日: | 2014-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711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董浩平;薄向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易贝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19/00;F21V8/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青岛海昊知识产权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1 | 代理人: | 张中南 |
地址: | 266100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束 led 光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半导体照明灯具领域,具体为一种宽光束角LED光源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LED灯泡为了防止发光效率下降、寿命缩短,需将LED芯片产生的热量有效散发,故具有一定表面积的铝制散热器成为灯泡的必要组件。该散热器本身不是发光体但占据了灯泡的大部分体积,加之LED的出光方向性强、且被贴装在散热器端面的基板上,其发光只能以垂直于散热器端面的方向发出,而沿散热器端面向周围空间的发光则较弱,即使所配置的冠状泡壳有一定的光扩散性,但对周边空间发光的改善也十分有限,一般而言,现有LED灯泡的最大光束角通常小于120°。因此,现有LED灯泡的这种结构属于“球冠状”发光体光源装置,就其照明与效果方面上的明显缺陷是发光表面积小、出光方向性强、光束角窄造成空间布光范围小。故此,作为传统白炽灯泡的新型节能替代光源,LED灯泡在很多照明场合难以完全取而代之,而且特别不适用在有装饰性、半透明的杯型灯罩或片状灯罩的灯具(如吊灯、壁灯、筒灯等)上应用,其关键问题是其不同于白炽灯的立体空间发光特性或效果,即非发光的散热器会在灯具的灯罩上出现面积较大的阴影,而发光集中的球冠状泡壳则在灯具的灯罩上形成显明的亮区,从而导致灯具的灯罩表面出现亮暗不均现象,大大影响配套灯具的照明和装饰效果,并且限制了配套灯具的产品创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宽光束角LED光源装置,以克服现有LED灯泡因散热器的本构问题所导致的发光面积小、光束角窄的缺陷。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宽光束角LED光源装置,以开拓LED灯具及其配套灯具的创新设计。
本实用新型在现有LED灯泡结构为基础上,又利用已有的激光刻制的导光板技术,在LED灯泡的发光面上设置背光源LED及其光耦合的导光板,多个导光板使外表面能够整面、均匀地发光,并与主光源LED产生的球冠状发光面共同形成“柱球泡”型立体光源装置。以改善和提高LED光源的空间全方位发光性能,从而实现大大增加所配灯具的空间布光范围。进一步,也可在导光板的形状上,及其表面上刻制以装饰性文字和图案排列的导光点,实现艺术造型的美化效果。
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灯头、绝缘环、散热器、电源、基板与固定在基板上的主光源LED以及球冠状泡壳,其特征是还包括设置在主光源LED阵列外侧的背光源LED,和与其光路相通的导光板,其中导光板的受光端经由条形坑槽嵌合在背光源LED8上,再通过螺孔将导光板9与基板5固定在散热器端面上,以使背光源LED与导光板构成光路耦合以向导光板发出光线,多个其上分布无数个导光点的导光板立于散热器的外围,即构成发光面积大、宽光束的LED光源。
所述背光源LED有2组以上,每组至少有1个LED,位于主光源LED阵列的外周沿圆周排列。
所述导光板是曲面,而且受光端的内表面上带有条形坑槽,该条形坑槽嵌合在背光源LED上,导光板的凹面朝向散热器的表面。
所述导光板的凹面和受光端的外表面上敷贴高反射率薄膜。
所述导光板上刻制的导光点可以是装饰性图案。
显然,本实用新型通过专门加装的背光源及其光耦合的导光板结构,大大增加了LED现有灯泡的发光面积,并与主光源LED产生的球冠状发光面共同形成“柱球泡”型的立体光源装置,使LED灯泡的光束角大于320°,因而明显提高了LED灯泡的全方位发光性能,增加了所配灯具的布光范围,保持了传统白炽灯泡的立体照明效果,因而能够有效消除目前LED灯泡代换传统白炽灯泡过程中存在的缺陷而被广泛应用,使其适应性更强、照明及艺术装饰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无球冠状泡壳时出光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导光板示意图。
图中:1、灯头;2、绝缘环;3、散热器;4、电源;5、基板;6、主光源LED;7、球冠状泡壳;8、背光源LED;9、导光板;10、条形坑槽;11、高反射率薄膜;12、图案;13、螺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易贝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易贝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915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