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增氧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90015.4 | 申请日: | 2014-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889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常跃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跃峰 |
主分类号: | A01K63/04 | 分类号: | A01K63/04 |
代理公司: | 烟台双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5 | 代理人: | 矫智兰 |
地址: | 264003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氧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增氧机,属于水处理技术。
背景技术
水中的含氧量跟水温、水压、水的流动速度有关。传统的增氧方式是通过水的搅动——增加氧气和水的接触面积。但是过大的加快水流动的速度后,又造成了流动的接触面的速度的变化,从而压力变低,使含氧量减少。从这个角度讲,可以看出传统增氧机的效率并不高。另外,现有的增氧方式都是在固定位置安装增氧机或插入输气管,输气位置固定不变,水体中气泡的循环面积过小,造成增氧面积少,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进已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增氧面积大、效率高的新型增氧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增氧机,特点是,设有密封壳体,密封壳体内设有气泵,在密封壳体上方连接输气管,输气管的下端与密封壳体内的气泵的进气口连通,输气管的上端连接浮球,在密封壳体下方连接N个喷气管,N>1,喷气管的前端与气泵的出气口连接,喷气管上设有喷气口。
本实用新型喷气管上的喷气口直接设置在管壁上即可,数量可以有多个,其形状结构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细小的微孔状,可直接分布在喷气管的管壁上;另一种可以是大一点的气孔,为了加强密封效果,可以在该大气孔上设置类似气门芯装置,气门芯结构除了具有很好的密封效果、防止倒流进水外,其还具有在喷射过程中可以自动改变方向(喷气的用力),增加喷射的分布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喷气管的末端可以是封闭的,也可以是开口的。末端开口(也称出气口)时,其出气口有两个作用,一个作用是该出气口可以直接作为喷气口使用,另一个作用是可以在该出气口处设置辅助换向装置。该换向装置为一个带有橡胶密封端的支杆,支杆的橡胶密封端位于出气口内的喷气管管腔里,支杆的另一端位于出气口外。不碰触支杆时,喷气管管腔内的气体挤压橡胶密封端,使其堵住喷气管末端出气口不漏气;当支杆端点接触到固定物时,在力的作用下,会挤开橡胶密封端,气体从喷气管末端出气口中喷出,在反作用力的作用下,使装置离开固定物,从而起到自动转换方向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上面设有浮球,在浮球的作用下能使整个装置始终漂浮在水面上,借助喷气管上的喷气口在水中喷射气体的喷射反作用力,使整个装置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使气体与水多点多面积的接触,增加氧气溶解到水里的机会,从而增大水中的含氧量。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新颖、增氧面积大、增氧效率高等优点。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地描述。
附图说明
图1 –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 – 图1的A向视图;
图3 – 本实用新型的喷气管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图面说明:
1密封壳体,2输气管,3浮球,4喷气管,5喷气口,6支杆,7橡胶密封端,8出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该增氧机配备有密封壳体1,密封壳体1内设有气泵(也可以由一直流电瓶配一小型风机),在密封壳体1上方连接一硬质输气管2,长度视水深,输气管2的下端与气泵的进气口连通,在输气管2的上端连接一浮球3,,浮球3的大小(产生的浮力大小)应与浮球以下的各个设施加起来的重力相平衡,以使浮球浮在水面之上,浮球下面的装置悬浮在水中。为了增加浮力,减轻浮球3的负载,制作时密封壳体及壳体内部都可以采用轻型材料制作或填充一些轻型材料。在密封壳体1的下方连接分布8个喷气管4,8个喷气管4的前端伸入密封壳体内与气泵的出气口连接,在喷气管4的管壁上布设有多个微小喷气口5。
使用时,利用在喷气口5处水中喷射气泡的反作用力,使整个装置在水中不停地、不定位的慢慢游走,位置不断变化,从而使气体与水多点多面积的接触,增加氧气溶解到水里的机会。
喷气管4的末端可以是封闭的,也可以是不封闭的。不封闭时,其末端出气口8可以与喷气口5的作用一样,用作喷射气泡使用;也可以在出气口8处再设置辅助换向装置,参考图3所示,该换向装置为带有橡胶密封端7的支杆6,支杆6的橡胶密封端7位于出气口8内的喷气管4管腔中,支杆6的另一端位于出气口8外。支杆6的端点不与固定物接触时,喷气管4里面的气体挤压橡胶密封端7,气体的压力使密封胶垫压实,使密封胶垫堵住出气口8不漏气,起到密闭作用;当支杆6端点接触到固定物时,在力的作用下,向内挤开密封胶垫,气体从出气口8中喷出,在反作用力的作用下,使装置离开固定物,起到自动转换方向的作用。
另外,在喷气管4的喷气口5处还可以设置气门芯装置,做法是将喷气口5制成稍大一点的孔,在每个孔上安装气门芯(气门芯装置结构属已有技术,不再详细赘述)。气门芯结构除了具有很好的密封效果、防止倒流进水外,其还具有在喷射过程中可以自动改变方向(喷气的用力),增加喷射的分布的效果。利用气门芯橡胶管在水中喷射的反作用力,使装置在水中的位置不断变化,从而使气体与水多点接触,增加氧气溶解到水里的机会,提高增氧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跃峰,未经常跃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900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