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提高丛植苗木整体性的苗木丛植框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89788.0 | 申请日: | 2014-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842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谢朝霞;黄土奋;何祁军;林瑜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春天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00 | 分类号: | A01G9/00;A01G2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3000 福建省漳州市芗***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提高 丛植 苗木 整体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园艺种植设备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用于提高丛植苗木整体性的苗木丛植框。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丛植苗木种植技术是将四株以内的苗木种植在一起,在出土时将种植在一起的苗木周围的土壤呈圆锥形向下挖走,使得丛植苗木的根茎和土壤形成一个土球,与土地接壤的地方变小,再将苗木固定在同一台吊机上,一起吊走。这个技术有一个缺点,就是限于起吊方式的限制,丛植的苗木数不能超过4株,否则在起吊过程中容易使得连接在一起的根部土球断裂,破坏丛植苗木现有的丛植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提高丛植苗木整体性的苗木丛植框,该装置能够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提高丛植苗木整体性的苗木丛植框,其特征在于:包含两个造型呈圆形的中空的钢筋结构的上圆圈和下圆圈,下圆圈和上圆圈通过若干根凹形钢筋固定杆焊接成一个整体,凹形钢筋固定杆的两个凹点恰好焊接在下圆圈的圆周上,凹形钢筋固定杆的两端顶点恰好焊接在上圆圈的圆周上;所述上圆圈上设有成轴对称的四个起吊固定圈。
所述凹形钢筋固定杆不少于2根,且所述上圆圈的直径大于或等于下圆圈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丛植过程中,采用本实用新型,可以种植大于4株以上的苗木,先将丛植框置于挖好的土坑中,然后将根系带有土壤的苗木按照丛植框中下圆圈的扇形放置,在将放好苗木的丛植框埋上土壤。在生长过程中,苗木的根系可以通过上圆圈、下圆圈、凹形钢筋固定杆之间未连接处伸入土壤中吸取水分和养分;在挖掘过程中,将丛植框周围的土壤及底部的根系弄断,再将丛植框的四个固定圈固定在起吊机上,这样就可以将丛植苗木完整的起吊起来和运输,防止在起吊及运输过程中丛植苗木底部连接在一起的土球及根系断开,影响丛植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现将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1,一种用于提高丛植苗木整体性的苗木丛植框,包含两个造型呈圆形的中空的钢筋结构的上圆圈2和下圆圈1,下圆圈1和上圆圈2通过若干根凹形钢筋固定杆3焊接成一个整体,凹形钢筋固定杆3的两个凹点4恰好焊接在下圆圈1的圆周上,凹形钢筋固定杆3的两端顶点5恰好焊接在上圆圈2的圆周上;所述上圆圈2上设有成轴对称的四个起吊固定圈6。所述凹形钢筋固定杆3不少于两根,且所述上圆圈2的直径大于或等于下圆圈1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丛植框底部由两根相近的凹形钢筋固定杆3交叉并且凹点4焊接在下圆圈1上形成的扇形中空区域称为种植区域7。在种植过程中,将种植框置于事先挖好的种植坑中,放置好种植框后按照上面扇形种植区域7的个数放置相同个数的苗木,一棵苗木的带土根系恰好放置在一个扇形种植区域7内,放置好苗木后将土壤填平,此时丛植苗木种植完毕。
挖掘过程:在丛植苗木的挖掘过程中,先将丛植框周围的土壤挖掉并将丛植框下的大部分根系挖断,之后将丛植框上的四个起吊固定圈6固定在起吊机上,固定好的丛植框及框中苗木在起吊机的作用下被吊高,脱离原来的种植坑。
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种植框种植丛植苗木,具有底部根系固定的土壤不易断裂,丛植效果保存较好,运输方便的特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春天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春天园林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897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