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折弯卡入止退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85887.1 | 申请日: | 2014-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673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许庆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精捷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29 | 分类号: | H01R13/629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黄冠华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弯 卡入止退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折弯卡入止退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连接器结构通过PIN针插入PIN槽中连接,PIN槽只对左右限位,如果PIN针保持力不足将会造成退PIN、无法接触,造成产品失效。
现有PIN槽之间的塑胶成一个整体,在PIN针铆入时如果尺寸稍有偏大或歪斜,将会损伤塑胶或无法铆入PIN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公开了折弯卡入止退结构,解决了现有连接器退PIN,损伤塑胶或无法铆入PIN针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折弯卡入止退结构,包括PIN针和与该PIN针配合的PIN槽;PIN槽包括卡入部和止退部,卡入部的截面呈梯形结构,卡入部顶部长度大于卡入部底部长度;卡入部底部和止退部连通,且止退部和PIN针过盈配合。
进一步,所述止退部的截面呈开口的圆形结构,止退部的形状和所述PIN针相配合。
进一步,所述卡入部的侧壁为斜面,卡入部的侧壁和水平面之间夹角在45°~80°之间。
进一步,所述止退部和所述卡入部之间通过直通槽连接。
进一步,相邻所述PIN槽之间构成U型槽。
进一步,所述PIN槽的深度H1和所述U型槽的深度H2之间满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止退部和PIN针过盈配合,不仅让PIN针进入PIN槽无法左右摆动,而且增加过盈干涉,可以限制PIN针前后移动,从而达到防止PIN针在对插时被推出,造成功能失效的可能;
采用PIN槽中间挖空,而且卡入部成倒梯形的结构,当PIN针有轻微歪斜时可以利用材料弹力矫正到止退部里。
采用U型槽结构,使PIN针卡入时,避免PIN槽由于过盈干涉而造成的力量依弹力的方式外张,达到不损坏PIN槽塑胶,而且能回到原位起到卡位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示折弯卡入止退结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PIN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PIN针;2-PIN槽;21-卡入部;211-卡入部的侧壁;22-止退部;23-直通槽;3-U型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实施例折弯卡入止退结构,包括PIN针1和与该PIN针1配合的PIN槽2;PIN槽2包括卡入部21、止退部22和直通槽23,止退部22和卡入部21之间通过直通槽23连接。卡入部21的截面呈梯形结构,卡入部21顶部长度L1大于卡入部21底部长度L2;卡入部21底部和止退部22连通,且止退部22和PIN针1过盈配合。
本实施例中,止退部22的截面呈开口的圆形结构,止退部22的形状和PIN针1相配合。卡入部的侧壁211为斜面,卡入部的侧壁211和水平面之间夹角A在45°~80°之间。
相邻PIN槽2之间构成U型槽3。PIN槽2的深度H1和U型槽3的深度H2之间满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精捷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精捷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858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