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止回阀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84363.0 | 申请日: | 2014-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707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王良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市海格钢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5/03 | 分类号: | F16K15/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止回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止回阀。
背景技术
止回阀又称止逆阀、单向阀或逆止阀,其作用是防止管路中的介质定向流动而不致倒流的功能。止回阀是一种常用的阀类装置,其原理是依靠介质流动的力量实现启闭,以防止介质的倒流。止回阀主要用于介质单向流动的管道上,只允许介质向一个方向流动。当水流猛烈撞击阀瓣,带动阀瓣上的摇杆向上旋转触碰到阀体内壁,在摇杆的不断撞击下,阀体内壁很容易受到损伤甚至破裂;当水流停止时,阀瓣受重力作用突然闭合在阀体的阀座上,阀座容易受到损坏,进而影响到止回阀的使用寿命大大缩短,因此有必要对止回阀进行改造,减轻摇杆对阀体的碰撞,延长止回阀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轻摇杆和阀瓣对阀体碰撞的止回阀,从而延长了止回阀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止回阀,包括阀体和安装在阀体内的摇杆,所述阀体上设有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所述进水通道对应出水通道的一端设有与进水通道连通的阀座,所述摇杆上固定安装有阀瓣,所述阀座与阀瓣之间固定连接有弹性件,所述阀体内壁上一体设置有凸出阀体内壁表面的挡块,所述摇杆上一体设置有可与挡块抵触连接的凸起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阀座与阀瓣之间设有弹性件,当水流从进水通道进入并且在水流稳定的情况下,阀瓣和摇杆一起被水流带动朝挡块方向运动,弹性件被拉伸,由于弹性件对阀瓣有拉力,可减缓摇杆对挡块的冲击力,使得摇杆上的凸起部运动至与挡块抵触连接时,凸起部对挡块的作用力大大减弱,从而减轻摇杆对阀体内壁的撞击力度;当水流减小时,阀瓣与摇杆在各自的重力作用下以及弹性件的拉力作用下,迅速向下运动并且朝阀座靠拢,弹性件被压缩后,弹性件对阀瓣的运动方向产生相反的作用力,抵消了一小部分的重力作用,当阀瓣闭合在阀座时,减轻了阀瓣对阀座的碰撞力度,使得阀体得到保护,进而延长了止回阀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阀座上设有挂台,所述挂台与摇杆铰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水流进入进水通道时,止回阀开启,水流推动阀瓣向上朝挡块方向运动,由于摇杆铰接在挂台上,摇杆可带动阀瓣一起与挂台可旋转连接,受水流的作用力,阀瓣与阀座分离并且与摇杆一起向上运动,水流通过止回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挂台与摇杆销轴连接,所述阀座与挂台螺钉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挂台通过螺钉连接可拆卸的安装在阀座上,当挂台出现损坏,可直接将挂台上的螺钉拆卸下来,更换上新的挂台即可,装配拆卸方便,而且有利于密封面的配合;挂台通过销轴与摇杆进行铰接连接,摇杆可旋转地连接在挂台上,方便阀瓣与阀座之间的自动打开和自动闭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阀瓣与摇杆螺栓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阀瓣通过螺栓连接固定连接在摇杆上,可以与摇杆一起运动,完成止回阀的开启和闭合,而且螺栓连接为可拆卸连接,方便安装,而且当阀瓣出现损坏时,只要将螺栓拆卸下来即可对阀瓣进行更换,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阀座上设有密封垫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垫圈起到阀座和阀瓣之间密封作用,当水流量减少后,阀瓣由于重力作用带动摇杆向下旋转,最后回到原位,与阀座贴合,若不设置密封垫圈,密封性则不够强,阀体出水通道处的水会回流,通过阀瓣与阀座之间的缝隙进入阀体的进水通道,在阀座上设有密封垫圈,增强密封作用,同时也防止水流回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阀体的制作材料为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镍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耐腐蚀性,用镍制成的阀体同样也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耐腐蚀性,延长了止回阀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优点:通过在阀座与阀瓣之间设有弹性件,减轻阀瓣对阀座的撞击力度;在阀体内壁上设有挡块,减轻了摇杆对阀体内壁的碰撞力度,从而延长了止回阀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止回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阀体;2、摇杆;3、进水通道;4、出水通道;5、阀座;6、阀瓣;7、弹性件;8、挡块;9、凸起部;10、挂台;11、密封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市海格钢业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市海格钢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843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唑啉酮合成方法
- 下一篇:一体化卸发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