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应用于WLAN和WiMAX的三频单极子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84169.2 | 申请日: | 2014-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001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张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福兰特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21/30 | 分类号: | H01Q21/30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wlan wimax 单极 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应用于WLAN和WiMAX的三频单极子天线。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无线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得到广泛应用。WLAN是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在空中传输数据、话音和视频信号,使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地交换信息。全球微波互联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Access,WiMAX)是一项新兴的宽带无线接入技术,能提供面向互联网的高速连接,数据传输距离最远可达50 km。目前的WLAN主要工作在2.45 GHz(2.4~2.484 GHz)、5.2 GHz(5.15~5.35 GHz)和5.8 GHz(5.725~5.825 GHz),而WiMAX工作在2.5 GHz(2.5~2.69 GHz)、3.5 GHz(3.4~3.69 GHz)和5.5 GHz(5.25~5.85 GHz)。
在无线通信领域中,对微带天线的一些如多频段、低成本、小型化和易于加工的实际需要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常见的小型化多频天线结构是基于倒F天线的—些变形,这些设计利用倒F天线的小型化和低剖面优势,通过开槽、增加支节等方法实现多频谐振。然而为实现多频工作,引入的结构往往比较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应用于WLAN和WiMAX的三频单极子天线,可同时工作于WLAN2.4GHz、WLAN5.8GHz和WiMAX3.5GHz三个频段,几何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便于和微波集成电路实现集成化。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应用于WLAN和WiMAX的三频单极子天线,它包括三个L型的单极子天线、微带馈线、连接体和介质层,所述三个L型单极子天线分别为低频单极子天线、中频单极子天线和高频单极子天线,三个单极子天线的末端均与连接体的顶端相连,介质层介于连接体底部和大地之间,微带馈线将介质层的上表面和连接体相连。
所述的高频单极子天线位于低频单极子天线和中频单极子天线之间,低频单极子天线位于高频单极子天线右侧,中频单极子天线位于高频单极子天线左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设置了3个L型微带结构,可同时工作与三个频段,功能强大,适用范围广。
(2)几何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易于批量生产。
(3)具有良好的全向辐射特性和增益,适合在移动通信场合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中1-中频单极子天线,2-低频单极子天线,3-高频单极子天线,4-介质层,5-微带馈线,6-大地,7-连接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所示,一种应用于WLAN和WiMAX的三频单极子天线,它包括三个L型的单极子天线、微带馈线5、连接体7和介质层4,所述三个L型单极子天线分别为低频单极子天线2、中频单极子天线1和高频单极子天线3,三个单极子天线的末端均与连接体7的顶端相连,介质层4介于连接体7底部和大地6之间,微带馈线5将介质层4的上表面和连接体7相连。
所述的高频单极子天线3位于低频单极子天线2和中频单极子天线1之间,低频单极子天线2位于高频单极子天线3右侧,中频单极子天线1位于高频单极子天线(3)左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福兰特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福兰特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841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折叠式防尘口罩
- 下一篇:一种纳米远红外超导复合能量杀菌抑菌材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