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条形码扫描自发短信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83979.6 | 申请日: | 2014-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122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包本刚;刘谋稳;刘瑞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K7/10 | 分类号: | G06K7/10;H04W4/14 |
代理公司: | 永州市零陵专利事务所 43115 | 代理人: | 王培苓;蒋湘军 |
地址: | 4251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条形码 扫描 自发 短信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读出记录载体的装置、涉及短消息业务及与通信相关的补充业务,尤指一种条形码扫描自发短信系统。
背景技术
条形码可以很好的存储物品的信息,制作条形码的技术比较成熟。目前很多快递公司发送短信的方式是采取单一人工发送方式,比较少的固定点最多采取使用客户端在电脑上面通过条形码扫描发送短信。其效率比较低和使用不方便。然而条形码扫描设备价格和GSM价格比较便宜,性能比较稳定,将两者结合起来,可以解决用户快速和方便发送短信给客户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和市场的需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单片机串口技术的条形码扫描自发短信系统。以解决使用者快速和方便发送短信给客户的问题。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单片机上面的一个串口来接受条形码扫描器上面的手机号码数据和利用另外一个串口发送数据给GSM模块,然后使GSM模块发送短信给条形码扫描器扫描到的手机号码。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条形码扫描自发短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制器、条形码扫描器、LCD显示屏、按键模块、串口模块和GSM模块,条形码扫描器通过第一串口线与主控制器连接,主控制器分别与LCD显示屏、按键模块和串口模块连接,串口模块通过第二串口线与GSM模块连接,其中:
LCD显示屏--用于显示条形码扫描器扫描后获取的手机号码和显示 GSM模块发
送短信各个阶段的具体情况:
按键模块--用于使系统进行下一次发送短信的工作;
主控制器--用于对条形码扫描器通过第一串口线传过来的数据和通过串口模块
发送数据给GSM模块和接收GSM模块发送过来的数据,以及用于控
制LCD显示屏显示系统工作的信息;
条形码扫描器--用于对条形码进行扫描,进行数据处理,通过串口方式发送给
主控制器:
串口模块--用于GSM模块和主控制间传输数据:
GSM模块--用于通过串口模块接收主控制器发送的数据和发送响应数据给主控
制器,通过GSM模块把短信发送给条形码扫描器扫到的手机号码。
所述主控制器可以为单片机。
所述条形码扫描器可以为普通激光条形码扫描器。
所述GSM模块中有移动手机卡的插槽,并且上面有信号指示灯。
所述条形码可以为普通的一维条形码。
所述按键可以为一个独立的按键。
所述LCD显示屏可以为普通的LCD12864显示屏,系统在扫描条形码和发送短信阶段,显示屏上的信息可以直观的展示系统的工作状态。
使用前,先要将已经注册并且可以正常发送短信的移动通信卡插入GSM模块的卡槽中,并扣紧。
条形码为印有手机号码的条形码。
发送的短信是事先已经编好的代码,并且已经存储在主控制器中。
本实用新型基于条形码扫描器对条形码中的手机号码进行扫描。
条形码扫描器通过RS232接口方式输出数据。条码数据经过第一串口线发送给单片机。单片机对数据进行处理之后,在LCD12864上面显示出扫描出来的条形码上面的手机号码。单片机通过RS232串口通信方式把数据从串口模块和第二串口线发送到GSM模块中,GSM模块对收到的有用数据进行响应之后,单片机发送下一个的数据。如果GSM模块没有响应,单片机就会一直重复发送同一个数据,直到GSM模块响应为止。单片机每成功发送一个数据之后,LCD12864LCD显示屏就会显示当前的发送成功信息。GSM模块把单片机中写好的短信发送给条形码扫描器扫到的手机号码,发送成功后,LCD12864LCD显示屏显示短信发送成功。手机用户就会接收到存储在主控制器中的短信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基于单片机串口技术快速和方便发送短信给客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一的的结构方框图。
图中:1为LCD显示屏、2为按键、3为主控制器、4为第一串口线、5为条形码扫描器、6为条形码、7为串口模块、8为第二串口线、9为GSM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科技学院,未经湖南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839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