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数字看板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83417.1 | 申请日: | 2014-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405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黄宗庆;黄圣中;李昕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3/00 | 分类号: | H04R3/00;G09F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史新宏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字 看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媒体传播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数字看板。
背景技术
数字看板是经由显示器来播放影片、动画、图像或文字,以将信息经由视觉方式传达给目标客户群。此外,数字看板还可配备有扬声器来播放声音,以将信息经由视觉及听觉传达给目标客户群。由于可经由动态影像或多媒体的方式吸引消费者的目光,数字看板逐渐取代传统的纸张公告,并经常见于人群需要等待的地点,例如火车站、机场、公车站、医院、银行、电影院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数字看板,用以提供额外的信息传播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数字看板适于连接至一影像信号来源及一声音信号来源。数字看板包括一显示器及多个扬声器。显示器适于耦接至影像信号来源,用以将影像信号来源所提供的影像信号转换为影像。这些扬声器设置邻近显示器,并适于耦接至声音信号来源,用以将声音信号来源所提供的模拟声音信号转换为声音。这些扬声器所输出的声音频带包含人耳难以听到的声音频带。这些扬声器的声音传播范围重迭显示器的影像可视范围。
基于上述,在本实用新型中,数字看板的扬声器所输出的声音频带包含人耳难以听到的声音频带,以让音码技术也能使用在数字看板上,因而提供额外的信息传播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一种数字看板的前视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数字看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图1的扬声器的电路方块图。
图4为依照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数字看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5为依照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数字看板的俯视示意图。
附图符号说明
51:影像信号来源
52:声音信号来源
100、100a、100b:数字看板
110:显示器
110a:显示面
120:扬声器
122:输入连接器
124:声音处理模块
124a:模拟/数字转换器
124b:带通滤波器
124c:放大器
124d:第一数字/模拟转换器
124e:第二数字/模拟转换器
126:扬声单元
128:输出连接器
A:声音传播轴线
P:几何平面
具体实施方式
音码(Sound Code)技术是将信息进行特殊编码后,包装在人耳听不见的高频带声音,并通过麦克风撷取及经过系统识别后,就可以取得包装于音码中的信息。由于通过音码技术可将信息夹带在任何音乐或影片的声音中,故可快速通过声音将各种信息推送至电子装置(例如智能型手机或平板计算机等)。举例而言,当使用者在观看电视节目时,电视节目的声音可通过音码技术来夹带信息推送至电子装置,使得电子装置可连结至对应的网站以进行各种相关活动,例如购物、投票及讨论等。
数字看板是经由视觉及听觉的方式将信息传达给目标客户群或消费者。为了让音码技术也能使用在数字看板,本实用新型针对数字看板进行了改良。
请参考图1及图2,本实施例的数字看板100适于连接至一影像信号来源51及一声音信号来源52。影像信号来源51及声音信号来源52可为一多媒体播放器。数字看板100包括一显示器110及多个扬声器120。显示器110适于耦接至影像信号来源51,用以将影像信号来源51所提供的影像信号转换为影像。这些扬声器120设置邻近显示器110,并适于耦接至声音信号来源52,用以将声音信号来源52所提供的模拟声音信号转换为声音。显示器110的定位方式例如是垂吊或壁挂等形式,而这些扬声器120设置邻近显示器110的定位方式例如是机械固定等形式。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扬声器120所输出的声音频带包含人耳难以听到的声音频带,例如15000赫兹至22000赫兹,即上所述的“音码”。在一实施例中,这些扬声器120所输出的声音例如是15000赫兹、18000赫兹、20000赫兹或22000赫兹的声音。因此,这些扬声器120可应用于音码技术,即通过声音将各种信息推送至电子装置(例如智能型手机或平板计算机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威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834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计算机散热器
- 下一篇:一种塑料管材用玻璃纤维复合带缠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