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致变色大棚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82624.5 | 申请日: | 2014-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344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2 |
发明(设计)人: | 姜慧虹;张诚;欧阳密;金晓强;吕晓静;阎拴马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9/14 | 分类号: | A01G9/14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王兵;黄美娟 |
地址: | 310014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色 大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致变色大棚。
背景技术
大棚在农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现在很多大棚都是用塑料薄膜搭建的。塑料薄膜在覆盖期间由于灰尘污染而会大大降低透光率,新薄膜使用两天后,灰尘污染可使透光率降低14.5%:10天后会降低25%,半月后降低28%以下。一般情况下,因尘染可使透光率降低10-20%。严重污染时,棚内受光量只有7%,会产生塑料薄膜不能使用的情况。一般薄膜又易吸附水蒸气,水蒸气在薄膜上凝聚成水滴,使薄膜的透光率减少10-30%,同样会影响大棚的功能。而且因为塑料薄膜强度不大,在搭建或使用过程中,很可能会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其破裂而不能继续使用。塑料大棚在使用过程中也需要采用各种辅助手段来增大或减小大棚的透光率,如使用遮阳网等,操作比较麻烦。所以设计一个易清洗、强度较大、易改变透光率的大棚至关重要。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大棚存在的透光率弱、不易清洗、强度低等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改变透光度、强度大、易清洗、节能环保的电致变色大棚。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电致变色大棚,包括具有拱形结构的大棚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棚主体包括支架和覆盖在支架上的电致变色薄膜,所述的电致变色薄膜的顶部设置一太阳能电池储能板,所述的电致变色薄膜与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储能板无缝嵌接,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储能板边缘上设有可调控不同电压以控制电致变色薄膜透光率的开关。
进一步,所述的电致变色薄膜自外向内依次包括PET-ITO柔性基底层、聚合物薄膜层、固体电解质层以及PET-ITO柔性基底层。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PET-ITO柔性基底层较塑料薄膜的强度要大,将其用于电致变色薄膜的外层,使电致变色薄膜强度增大且仍具有一定柔性,用于覆盖大棚会使大棚整体易清洗且不易坍塌。可及时有效的除去沉积在大棚上的灰尘和水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1)太阳能电池储能板可以吸收并储存来自太阳光的能量,通过红外线遥控调节电压控制开关来选择不同的电压以改变电致变色薄膜的透光率,使之选择性地吸收或反射外界热辐射;(2)太阳能属于可再生的清洁能源,符合当今节能减排的理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致变色薄膜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电致变色大棚,包括具有拱形结构的大棚主体1,所述的大棚主体1包括支架11和覆盖在支架11上的电致变色薄膜12,所述的电致变色薄膜12的顶部设置一太阳能电池储能板3,所述的电致变色薄膜12与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储能板3无缝嵌接,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储能板3边缘上设有可调控不同电压以控制电致变色薄膜透光率的开关4。
进一步,所述的电致变色薄膜12自外向内依次包括PET-ITO柔性基底层121、聚合物薄膜层122、固体电解质层123以及PET-ITO柔性基底层121。
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内容仅仅是对发明构思的实现形式的列举,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应当被视为仅限于实施例所陈述的具体形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也及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能够想到的等同技术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826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节水式水肥气灌溉设备
- 下一篇:蓄水自动浇灌式绿色生态植物画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