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溶气减压释放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82125.6 | 申请日: | 2014-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946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林祥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祥利 |
主分类号: | C02F1/24 | 分类号: | C02F1/24 |
代理公司: | 汕头市南粤专利商标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01 | 代理人: | 林逸平 |
地址: | 5157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溶气 减压 释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设备领域,提供一种应用于水产养殖的水处理技术和水处理分离技术的水溶气减压释放器。
背景技术
水溶气罐为一种释放水溶气将原水中经过混凝后产生的素体和水中含有的其他物质向上分离,同时净化水质、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的设备,其通过气、水结合形成水溶气释放入原水中,加入药物后使药物与杂质混凝后所产生素体或水中的悬浮物通过水溶气中微细上浮的气泡带动上浮于水面,从而达到分离的效果。为了使水溶气释放时更加稳定、气泡分化更小,水溶气灌或水溶气塔会在水溶气排出口安装减压释放器,避免气泡过大造成水体翻滚及产生轰鸣声,然而,传统的减压释放器由于内部结构因素,导致其出气量不稳定,释放的水溶气量时大时小,且噪声大,无法达到声环境质量的标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已有的技术现状,提供一种水溶气减压释放器,使水溶气中气泡分化,减压释放,达到出气量稳定、无噪音污染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水溶气减压释放器,主要包括可拆装活接头、气化室,所述可拆装活接头与气化室相连接,在气化室的管头处装有减压释放头,所述减压释放头由上至下依次为卡位层、契合层、释放层及二次释放层,减压释放头中开有一通孔,释放层开有若干贯穿孔。
所述通孔与若干贯穿孔相连接。
所述卡位层的外径大于契合层的外径。
所述契合层的外径大于二次释放层的外径,且两者的外径之差可根据水溶气量大小进行调节。
所述释放层中的贯穿孔至少为一个。
所述气化室的管头处设有一凹槽,当减压释放头装于气化室时,卡位层位于凹槽中。
当减压释放头装于气化室时,契合层与管头内壁紧压吻合。
根据溶气量压力可调节释放头通孔的内径大小。
根据溶气量大小可调节释放层贯穿孔的数量。
根据溶气量大小可调节二次释放层外径的大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 减压释放头可有效分化气泡,调节气泡直径大小,使水溶气出气量稳定;
2. 水溶气撞击减压释放头的通孔底部,通过释放层的贯穿孔一次减压、分化,然后通过二次释放层进行挤压、气泡分化,使进入气化室的水溶气稳定,不产生旋流现象;
3. 多级减压释放,使水溶气逐步分化气泡,减小噪音污染。
附图说明:
附图1为减压释放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减压释放头装于气化室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组合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审查委员能对本实用新型之目的、特征及功能有更进一步了解,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3所示,系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水溶气减压释放器,主要包括可拆装活接头1、气化室2,所述可拆装活接头1与气化室2相连接,在气化室2的管头21处装有减压释放头3,所述减压释放头3由上至下依次为卡位层31、契合层32、释放层33及二次释放层34,减压释放头3中开有一通孔35,根据溶气量的压力可调节释放头通孔35的内径大小,溶气量较大时,通孔35的内径可适当增大;释放层33开有一至多个贯穿孔331,根据溶气量的大小可调节释放层贯穿孔331的数量,溶气量较大时,可适当增加多个贯穿孔331;通孔35与若干贯穿孔331相连接,通过水溶气由通孔35进入,通过贯穿孔331进行第一次减压释放。
气化室2的管头21处设有一凹槽211,与卡位层31契合,卡位层31的外径大于契合层32的外径,当减压释放头3装于气化室2时,卡位层31位于凹槽211中,契合层32与管头21内壁紧压吻合,契合层32的外径大于二次释放层34的外径,两者同轴心,且外径之差可根据水溶气量进行调节,即二次释放层34与管头21内壁形成一定的间隙,根据溶气量的大小可调节二次释放层34外径的大小,溶气量较大时,可适当减小二次释放层34的外径,水溶气经贯穿孔331第一次减压释放撞击管头21内壁后,经过二次释放层34进行第二次减压释放后,通过气化室2释放,经多次减压、气泡分化后,所释放的溶气量稳定,且不产生噪音污染,其实用、环保。
当然,以上图示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范围,故,凡是在本实用新型原理上做等效改变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祥利,未经林祥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821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粒状活性炭工业废水连续处理装置
- 下一篇:带十字光标的摇杆控制式X光检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