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提高热换效率的再沸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82080.2 | 申请日: | 2014-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441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顾国兴;王芳;程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市科华化工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B1/00 | 分类号: | B01B1/00;B01D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8 | 代理人: | 孙国栋 |
地址: | 215632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金***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效率 再沸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提高热换效率的再沸器。
背景技术
提高热转换效率的再沸器普通应用于石化、化工合成的液体物料精馏提纯过程中,往往与精馏塔配合使用,它的结构与冷凝器相似,其主要结构是这样的,在提高热转换效率的再沸器内设上下管板,管板上密集开孔,孔中焊接加热列管,加热列管向提高热转换效率的再沸器上下两端开口,上下管板之间形成的空间为加热空间,通入加热介质,对其中的加热管加热,由于物料从提高热转换效率的再沸器下端物料入口进入,充入提高热转换效率的再沸器下端液体物料贮存空间及加热列管,加热列管中的待汽化物料就受热蒸发,进入精馏塔分馏。
以往为了能是通入的介质在筒体内停留相对较长的时候会在筒体内设置折流板,但是由于传统的折流板的设计结构不合理,通入的加热介质不能对加热管进行均匀加热,从而浪费了加热介质的热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提高热换效率的再沸器。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提高热换效率的再沸器,包括筒体、上封头、上管板、下封头和下管板,下封头上设置物料进口,上封头上设置物料出口,筒体的中部设置若干根加热管,加热管的上端穿过上管板连通物料出口,加热管的下端穿过下管板连通物料进口,筒体上端 设置蒸汽进口,筒体的下端设置冷凝液出口;
所述筒体内的左侧壁上设置有若干块呈上下设置的左折流板,筒体内的右侧壁上设置有若干块呈上下设置的右折流板,各左折流板和右折流板依次交替叠加并在筒体内形成折流通道,所述上管板上设置有多根用于稳定各折流板的拉杆,所述加热管穿过各折流板的重叠部分。
进一步的,所述的拉杆包括第一拉杆、第二拉杆和第三拉杆,所述的第一拉杆穿过各左折流板,所述的第三拉杆穿过各右折流板,所述的第二拉杆穿过各左折流板和右折流板的重叠部分。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拉杆的数量为2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依靠在筒体内形成的折流通道,从而可以使通入的加热介质都作用在加热管上,使加热介质可以对加热管进行均匀加热,提高热换效率。
同时通过设置在筒体内的拉杆,使各折流板可以稳定的固定在筒体内,避免通入的加热介质对折流板造成冲击,防止折流板发生变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筒体,2、上封头,3、下封头,4、上管板,5、加热管,6、左折流板,7、右折流板,8、第一拉杆,9、第二拉杆,10、蒸汽进口,11、冷凝液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提高热换效率的再沸器,包括筒体1、上封头2、上管板4、下封头3和下管板,下封头3上设置物料进口,上封头2上设置物料出口, 筒体1的中部设置若干根加热管5,加热管5的上端穿过上管板4连通物料出口,加热管5的下端穿过下管板连通物料进口,筒体1上端设置蒸汽进口10,筒体1的下端设置冷凝液出口11。
筒体1内的左侧壁上设置有若干块呈上下设置的左折流板6,筒体1内的右侧壁上设置有若干块呈上下设置的右折流板7,各左折流板6和右折流板7依次交替叠加并在筒体1内形成折流通道,折流通道的上端连通蒸汽进口10,折流通道的下端连通冷凝液出口11。上管板4上设置有多根用于稳定各折流板的拉杆,加热管5穿过各折流板的重叠部分。
拉杆包括第一拉杆8、第二拉杆9和第三拉杆12,第二拉杆9的数量为2根。第一拉杆8穿过各左折流板6,第三拉杆12穿过各右折流板7,第二拉杆9穿过各左折流板6和右折流板7的重叠部分,通过4根拉杆便可以将各左折流板6和右折流板7固定在筒体1内。
依靠在筒体1内形成的折流通道,从而可以使通入的加热介质都作用在加热管5上,使加热介质可以对加热管5进行均匀加热,提高热换效率。
同时通过设置在筒体1内的拉杆,使各折流板可以稳定的固定在筒体1内,避免通入的加热介质对折流板造成冲击,防止折流板发生变形,同时也保证了折流通道整体的稳定性,避免因折流板变形带来的折流通道变形。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市科华化工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市科华化工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820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蚕沙溶糊提取叶绿素的初级提取装置
- 下一篇:异形鲁班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