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型潜油泵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81475.0 | 申请日: | 2014-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357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王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华 |
主分类号: | F04D13/08 | 分类号: | F04D13/08;F04D29/70;F04D29/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4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型 油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潜油泵的设计领域,尤其是一种微型潜油泵。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所出售或工业领域所使用的潜油泵大都是传统形式的产品,产品运行时风轮有方向,在工人焊接时无论电机点、开关处及夹子处其中有一点焊反,在测试后必须返工重焊接,进油口未加过滤装置,原产品在装配时,为了密封,只能用工具把电线橡胶密封圈塞到电机盖内,过程中有工人未塞到底就会造成油渗漏到电机内部,从而烧坏电机,整个产品不能工作,且抽的介质为抽油,因此市场是希望出现一种使用效果优良、密闭性好的新型潜油泵的问世。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微型潜油泵。
为实现该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一种微型潜油泵,包括过滤器盒、过滤棉、网板、过滤棉固定片、叶轮、电机套、橡胶密封圈、电机、○型圈、橡胶平垫、电机盖、电线橡胶密封圈、电线压板、外壳、出油盖、开关盒、开关、电线、电瓶夹,所述过滤器盒和过滤棉连接,所述过滤棉和过滤棉固定片连接,所述网板位于过滤棉和过滤棉固定片之间,所述叶轮和电机连接,所述电机套位于电机的外围,所述橡胶密封圈位于电机套和电机之间,所述电机和电机盖连接,所述○型圈、橡胶平垫均位于电机和电机盖之间,所述电机盖和外壳连接,所述电线橡胶密封圈、电线压板位于电机盖之上,所述出油盖和外壳连接,所述开关盒和出油盖连接,所述开关和开关盒连接,所述开关盒和电瓶夹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由过滤器盒、过滤棉、网板组成的过滤装置可选装,用于杂质的过滤。
作为优选,所述电线橡胶密封圈由电线压板压入电机盖中。
作为优选,所述开关盒和出油盖、开关盒和电瓶夹均使用电线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过滤器由过滤器盒、过滤棉、网板组成。
作为优选,所述叶轮改进了角度,使其运转时电机不分正反转,解决了焊接时焊反重返工的问题。
作为优选,所述风轮叶片至少两片。
本实用新型改进了风叶角度,使其运转时电机不分正反转,解决了焊接时焊反重返工的问题,打破以往潜油泵使用效果不佳的传统观念,采用新方法设计一种微型潜油泵,本产品设计了风叶角度,使其不分正反转,解决了焊接时焊反重返工的问题。其进油口设有过滤装置,解决油品不好时内部有大的杂质的时候,过滤杂质。改进后产品用电线压板把电线橡胶密封圈压到电机盖内,用自攻螺丝固定,工人只要打紧螺丝,不存在塞的进与不进的关系。且经电机轴材质的改变,及密封性能的增加,其不仅可以抽油,也可以抽水等不同介质。其有益效果体现在,改进了风叶角度,使其不分正反转,解决了焊接时焊反重返工的问题,加装了过滤器,解决油品不好时内部有大的杂质的时候,过滤杂质,改进了密封性靠工人自觉性的工艺,改进后靠电机压板压住电线橡胶密封圈,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现有风轮设计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风轮设计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本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微型潜油泵,包括过滤器盒1、过滤棉2、网板3、过滤棉固定片4、叶轮5、电机套6、橡胶密封圈7、电机8、○型圈9、橡胶平垫10、电机盖11、电线橡胶密封圈12、电线压板13、外壳14、出油盖15、开关盒16、开关17、电线18、电瓶夹19,所述过滤器盒1和过滤棉2连接,所述过滤棉2和过滤棉固定片4连接,所述网板3位于过滤棉2和过滤棉固定片4之间,所述叶轮5和电机8连接,所述电机套6位于电机8的外围,所述橡胶密封圈7位于电机套6和电机8之间,所述电机8和电机盖11连接,所述○型圈9、橡胶平垫10均位于电机8和电机盖11之间,所述电机盖11和外壳14连接,所述电线橡胶密封圈12、电线压板13均位于电机盖11之上,所述出油盖15和外壳14连接,所述开关盒16和出油盖15连接,所述开关17和开关盒16连接,所述开关盒16和电瓶夹19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由过滤器盒1、过滤棉2、网板3组成的过滤装置可选装,用于杂质的过滤。
作为优选,所述电线橡胶密封圈12由电线压板13压入电机盖11中。
作为优选,所述开关盒16和出油盖15、开关盒16和电瓶夹19均使用电线18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叶轮5改进了角度,使其运转时电机不分正反转,解决了焊接时焊反重返工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华,未经王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814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石粉仓装置
- 下一篇:冶金炉氧化、还原风管的砌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