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囊型气管插管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81320.7 | 申请日: | 2014-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029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胡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京万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0 | 代理人: | 齐晓静 |
地址: | 10085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囊 气管 插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管插管,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指示功能的气囊型气管插管。
背景技术
气管插管是一种常用的医疗器械,其通过气管上的切口插入到气管中并通过气囊将插管固定在气管中。由于气囊长期压迫气管内侧,带来很多并发症,于是,有人提出一种并列双气囊的气管插管,如图1所示,两个气囊交替使用,使得气管中受压迫的部位能够在不中断呼吸机的情况下得到休息,很好的缓解了气管长期受牙而带来的各种问题。但双气囊气管插管同时为操作者带来一个问题,就是医护人员在交替使用气囊时,由于没法看到插在气管中的气囊,很难确定两个气囊是哪一个处于充气状态哪一个处于放气状态,而一旦操作失误,对已经充气的气囊再次注入其他,会对气管造成严重的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气囊型气管插管,其能够指示出目前处在充气状态的气囊。
本实用新型的气囊型气管插管,其包括插管、第一气囊、第二气囊、第一导气管、第二导气管;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环绕地设置在插管的第一端的外侧,第一气囊与第一导气管的第一端连接,第二气囊与第二导气管的第一端连接;进一步包括第三导气管、第四导气管、第三气囊、第四气囊;第三气囊、第四气囊分别设置在插管的外侧,第三气囊通过第三导气管与第一气囊连通,第四气囊通过第四导气管与第二气囊连通。
优选地,所述第三气囊、第四气囊设置在与第一气囊、第二气囊所在的第一端相反的第二端。
优选地,对应于所述第一气囊与第二气囊的位置关系,所述第三气囊设置在第四气囊的上方。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气管、第三导气管、第三气囊为一种颜色;所述第二导气管、第四导气管、第四气囊为另一种颜色。
优选地,在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的下游环绕插管外侧设置有挡板。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气囊型气管插管具有专门的指示气囊,从指示气囊的充气/放气状态就可以确定位于气管中的两个气囊的充气/放气状态,从而有效避免对已经充气的气囊进行进一步充气而对气管造成的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双气囊气管插管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气囊型气管插管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气囊型气管插管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气囊型气管插管,其包括插管1、第一气囊2、第二气囊3、第一导气管4、第二导气管6、第三导气管5、第四导气管7、第三气囊8、第四气囊9。
第一气囊2和第二气囊3环绕地设置在插管1的第一端的外侧。第一气囊2与第一导气管4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导气管4的第二端连接于顶开式气阀10。第二气囊3与第二导气管6的第一端连接,第二导气管6的第二端连接于顶开式气阀11。顶开式气阀属于弹簧阀,当弹簧被顶起时,气阀打开;当弹簧复位时,气阀关断。自行车车胎的气门芯的气阀就是一种顶开式气阀。现有的单气囊气管插管中就有应用顶开式气阀,用于与注射器的插头连接,这里不再赘述。
第三气囊8、第四气囊9分别设置在插管1的外侧,第三气囊8通过第三导气管5与第一气囊2连通,第四气囊9通过第四导气管7与第二气囊3连通。
所述第三气囊8、第四气囊9设置在与第一气囊2、第二气囊3所在的第一端相反的第二端。
对应于所述第一气囊与第二气囊的位置关系,所述第三气囊设置在第四气囊的上方。
所述第一导气管4、第三导气管5、第三气囊8为一种颜色,如红色;所述第二导气管6、第四导气管7、第四气囊9为另一种颜色,如蓝色。
在第一气囊2和第二气囊3的下游环绕插管1外侧设置有挡板12。
初次使用时,首先确保两个气囊处于放气状态。
将气管插管插入患者气管中。
通过注射器对第一气囊进行打气,由于第一气囊与第三气囊连通,第三气囊鼓起。
隔预定时间段后,通过注射器对第二气囊进行打气,由于第二气囊与第四气囊连通,第三气囊鼓起。然后,通过通过注射器对第一气囊进行放气,由于第一气囊与第三气囊连通,第三气囊放气而变瘪。
在进行交替气囊的操作时,医护人员只要看一看第三气囊和第四气囊哪一个是鼓起的,就能确定现在哪个气囊在工作,从而对另一个气囊打气。这样,有效避免对同一个气囊重复打气造成对气管的伤害的现象的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813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