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炼钢用转炉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80516.4 | 申请日: | 2014-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075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袁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超 |
主分类号: | C21C5/42 | 分类号: | C21C5/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7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炼钢 转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炼钢用转炉。
背景技术
目前,转炉被广泛地使用于生产碳钢和合金钢,转炉是一种可以转动的圆筒状炉体,现有的转炉应用在硫化碱工艺中完成还原芒硝工序时,为间歇式工作,转炉在工作一段时间后,需停机出料,再次开机后,加煤粉升温到化学反应所需温度后,再逐渐加芒硝及煤粉进行还原反应,整个工作过程输出工时长,能耗高,效率低,质量不稳定,这都会给使用者带来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进的炼钢用转炉,与现有的炼钢用转炉相比,通过设置在转炉上的转轴以及设置在转轴上的滚轮与滚圈相配合,使得转炉可在转圈上360旋转,通过所设的驱动装置和变速箱配合带动转炉旋转,可使得转炉在旋转时可实现无极调速,通过所设的支撑架和机架配合使用,使得转炉在安装时更加牢固,通过所设的环形齿条,使得驱动装置不需要移动位置便可带动转炉360全方位旋转,通过所设的固定块和减震器,使得转炉在使用时可减少震动对其工作的损害以及避免出现误差现象,通过所设的旋转机构,操作人员可根据需要来变换所需出料斗的大小,且具有装拆方便的效果。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改进的炼钢用转炉,包括转炉、支撑架、机架和驱动装置,所述转炉 上环形设置有滚圈,所述滚圈安装在支撑架上,所述支撑架安装在机架上,所述滚圈上设有滚槽,所述转炉上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设有与所述滚槽相配合的滚轮,所述驱动装置安装在机架上,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有变速箱,所述变速箱的输出端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转炉上设有与所述主动齿轮相配合的齿条,所述转炉上方设有进料斗,所述转炉下方设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上设有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下方连接有出料斗,所述出料管上设有电气控制阀,所述出料管固定安装在支撑架上。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滚轮上设有用于支撑固定转轴的轴承,所述机架下方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设有减震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转炉内壁上设有一层耐热层,所述齿条呈环形状设置在转炉上。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架和机架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所述齿条与转炉采用螺栓固定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比较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结构简单,使用、安装方便,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2.成本低,工作效率高,炉内反应均匀、效果好,使用寿命长,具有安全可靠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的炼钢用转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的炼钢用转炉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的炼钢用转炉的滚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的炼钢用转炉,包括转炉1、支撑架2、机架3和驱动装置4,所述转炉1上环形设置有滚圈5,所述滚圈5安装在支撑架2上,所述支撑架2安装在机架3上,所述滚圈5上设有滚槽6,所述转炉1上设有转轴7,所述转轴7上设有与所述滚槽6相配合的滚轮8,所述驱动装置4安装在机架3上,所述驱动装置4的输出端连接有变速箱9,所述变速箱9的输出端连接有主动齿轮10,所述转炉1上设有与所述主动齿轮10相配合的齿条11,所述转炉1上方设有进料斗12,所述转炉1下方设有出料管13,所述出料管13上设有旋转机构14,所述旋转机构14下方连接有出料斗15,所述出料管13上设有电气控制阀16,所述出料管13固定安装在支撑架2上。
所述滚轮8上设有用于支撑固定转轴7的轴承17,所述机架3下方设有固定块18,所述固定块18内设有减震器19。
所述转炉1内壁上设有一层耐热层20,所述齿条11呈环形状设置在转炉1上。
所述支撑架2和机架3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所述齿条11与转炉1采用螺栓(未图示)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1.结构简单,使用、安装方便,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2.成本低,工作效率高,炉内反应均匀、效果好,使用寿命长,具有安全可靠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超,未经袁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805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煤粉低氧燃烧技术的中温低氧含量热风炉
- 下一篇:H型肉鸡笼用底网支撑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