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载电子设备机箱B类前锁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79084.5 | 申请日: | 2014-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227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李欣林;杨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雷思特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5/06 | 分类号: | F16B5/06;H05K5/02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地址: | 6117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载 电子设备 机箱 类前锁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机箱锁紧装置,特别是一种机载电子设备机箱B类前锁紧装置。
背景技术
机载电子设备机箱B类前锁紧装置是一种通过直接用手操作并实现对机箱快速锁紧、快速拆卸和防松功能的装置,目前通常采用扳键中安装两个簧片为锁紧件提供复位及预紧力的作用;参见《SJ20971-2007 机载电子设备机箱B类前锁紧装置规范》,由于该类产品必须满足GJB150.11-1986规定的盐雾试验要求和GJB150.10-1986规定的霉菌试验要求;而该类B类前锁紧装置中的簧片材料为铍青铜Qbe2(CY),自身三防性能差,虽然表面作铜钝化处理(Cu/Ct.P),能对盐雾及霉菌起到一定防护作用。但实际生产过程中,对该簧片的铜钝化处理难度较大,同时经过多长反复使用B类前锁紧装置,簧片与壳体、簧片与锁紧件之间的磨损会造成簧片表面钝化层的破坏,一旦钝化层破坏, B类前锁紧装置在盐雾和霉菌的共同作用下,簧片很容易被腐蚀,一旦簧片被腐蚀,B类前锁紧装置失效,电子设备机箱的锁紧便失效,造成的后果不堪设想。
由于B类前锁紧装置自身设计原因、造成材料选择受限。目前,国内厂家对B类前锁紧装置的使用,一直持有谨慎态度,不被广泛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三防性能良好、能手动快速锁紧和快速拆装的机载电子设备机箱B类前锁紧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机载电子设备机箱B类前锁紧装置,它包括外壳、锁紧件和扳键,外壳从左往右开设有凹槽,锁紧件由连接部位和锁紧部位组成,连接部位与外壳的左端可旋转式连接,并置于外壳的凹槽内,扳键的下端与外壳的右端底部可旋转连接,并置于外壳的凹槽内,锁紧部位与扳键的上端锁紧,所述的连接部位设置有一缺口,缺口内安装有一个扭簧,扭簧的一个支脚抵压于锁紧件,扭簧的另一个支脚低压于外壳上,所述的扳键下端面上设置有一盲孔Ⅰ,弹簧的上端填满盲孔Ⅰ,外壳右端台阶面上设置有一盲孔Ⅱ,弹簧的下端放置在盲孔Ⅱ内。
所述的连接部位和外壳左端均开设有一通孔,销轴穿过连接部位和外壳左端的通孔并铆接在外壳上。
所述的扭簧套装于销轴上。
所述的扳键下端通过铆钉与扳键右端底部连接。
所述的锁紧件的锁紧部位为一外凸平面结构。
所述的扳键上端为一内凹平面结构。
所述的盲孔Ⅰ与盲孔Ⅱ同心。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机载电子设备机箱B类前锁紧装置上扭簧和弹簧材料为奥氏体不锈钢,三防性强;同时满足通过直接用手操作并实现对机箱快速锁紧、快速拆卸和防松功能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示意图;
图3 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壳结构图;
图4 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壳俯视图;
图5 为本实用新型的锁紧件结构图;
图6 为本实用新型的锁紧件仰视图;
图7 为本实用新型的扳键结构图;
图中,1-外壳,2-锁紧件,3-扳键,4-扭簧,5-弹簧,6-销轴,7-铆钉,8-盲孔Ⅱ,9-缺口,10-盲孔Ⅰ,11-机箱,12-锁紧部位,13-连接部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图7所示,一种机载电子设备机箱B类前锁紧装置,它包括外壳1、锁紧件2和扳键3,外壳1从左往右开设有凹槽,锁紧件2由连接部位13和锁紧部位12组成,连接部位13和外壳1左端均开设有一通孔,销轴6穿过连接部位13和外壳1左端的通孔并铆接在外壳1上,从而使连接部位13与外壳1的左端可旋转,连接部位13置于外壳1的凹槽内,扳键3的下端与外壳1的右端底部通过铆钉7实现可旋转连接,并置于外壳1的凹槽内,锁紧时,锁紧部位12的外凸平面与扳键3上端的内凹平面配合,连接部位13设置有一缺口9,缺口9内安装有一个扭簧4,扭簧4的一个支脚抵压于锁紧件2,扭簧4的另一个支脚低压于外壳1上,扭簧4材料为奥氏体不锈钢,扳键3下端面上设置有一盲孔Ⅰ10,弹簧5的上端填满盲孔Ⅰ10,外壳1右端台阶面上设置有一盲孔Ⅱ8,弹簧5的下端放置在盲孔Ⅱ8内,盲孔Ⅰ10与盲孔Ⅱ8同心,弹簧5材料为奥氏体不锈钢。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拆卸时,扳动扳键3,使扳键3的内凹平面与锁紧件2锁紧部位12的外凸平面脱离,锁紧件2在扭簧4的作用下,弹出外壳1,从而使机箱11脱离前锁紧装置。锁紧时,将锁紧件2的连接部位13向外壳1旋转,使扳键3的内凹平面与锁紧件2锁紧部位12的外凸平面配合,使机箱11固定在前锁紧装置上,扭簧4此时为锁紧件2提供足够的防松预紧力,同时弹簧5也为扳键3提供防偏转的回复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雷思特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雷思特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790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焦炉管砖砌筑时管砖孔清洁装置
- 下一篇:空调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