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人工肛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79072.2 | 申请日: | 2014-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026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邹忠东;祁亚峰;林新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邹忠东;祁亚峰;林新颖 |
主分类号: | A61F2/04 | 分类号: | A61F2/04;A61F2/48;A61M3/02;A61M1/00 |
代理公司: |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8 | 代理人: | 丁秀丽 |
地址: | 350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工 肛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效果良好,使用方便的人工肛门。
背景技术
最近十多年来,随着饮食的改善,关于肠道的疾病越来越多,例如直肠慢性炎症、直肠癌变等,从各方面的研究,证明酸性食品的摄入是癌症的元凶,癌症是酸性体质的代表。在食物方面,肉类、蛋白质、脂肪的摄取量提高很多,大肠直肠炎症、癌变有明显增加的趋势。现在关于直肠癌变的治疗方法,又分为了手术治疗和化学治疗,手术治疗分为根治性和姑息性两种,其中根治性手术治疗能够一次性切除癌变区域,避免癌变扩散,故患者多数采用根治性手术治疗,其中根治性手术治疗方案又根据情况分为以下几种,
1经腹会阴联合切除miles手术:适用于距肛缘不足7cm的直肠下段癌,切除范围包括乙状结肠及其系膜、直肠、肛管、肛提肌、坐骨直肠窝内组织和肛门周围皮肤、血管在肠系膜下动脉根部或结肠左动脉分出处下方结扎切断,清扫相应的动脉旁淋巴结。腹部作永久性结肠造口人工肛门,会阴部伤口一期缝合或用纱布填塞。此手术切除彻底,治愈率高;
2经腹低位切除和腹膜外一期吻合术,也称直肠癌前侧切除术dixon手术,适用距肛缘12cm以上的直肠上段癌,在腹腔内切除乙状结肠和直肠大部,游离腹膜反折部下方的直肠,在腹膜外吻合乙状结肠和直肠切端。此手术的损伤性小,且能保留原有肛门,较为理想。若癌肿体积较大,并已浸润周围组织,则不宜采用。
3保留肛括约肌的直肠癌切除术:适用于距肛缘7~11cm的早期直肠癌。如癌肿较大,分化程度差,或向上的主要淋巴管已被癌细胞梗塞而有横向淋巴管转移时,这一手术方式切除不彻底,仍以经腹会阴联合切除为好。现用的保留肛括约肌直肠癌切除术有借吻合器进行吻合,经腹低位切除-经肛门外翻吻合,经腹游离-经肛门拖出切除吻合,以及经腹经骶切除等方式,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
但是手术结束后,有存在着多种问题,最直接的就是吻合口瘘;吻合口瘘是直肠手术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术后死亡的主要困素。结、直肠吻合口瘘发生率约为5%-10%,死亡率约为1/3。结直肠切除术后吻合口瘘,常在手术后4-9天内发生,个别病人在10天左右。产生吻合口屡的原因一般分为:吻合口血运不良;肠系膜损伤;吻合口张力过大,可影响血液循环;缝合技术问题导致吻合不良。吻合针距过大,容易渗漏,过紧过密,则影响血运,端端对拢不整齐,嵌入软组织等。肠道准备欠佳,盆腔感染腐蚀吻合口,特别是患有糖尿病的患者,营养不良或者长期应用激素等也可造成愈合不良。结肠吻合口漏因肠内容物呈液态,且含较多的酶,故可发生严重的腹膜炎。多表现为腹膜刺激症状,全身中毒症状较重。腹腔内吻合口漏一般有不同程度的腹膜刺激症状,伴有全身中毒症状,腹膜外的吻合口漏一般以局部症状为主,肛门指检可发现指套染有脓血,肠镜可见吻合口处有脓液流出;
其次保留肛括约肌的直肠癌切除术的方案,在手术过程中可能存在破坏肛括约肌或周围神经的情况,导致肛括约肌“失灵”,进而导致患者大小便失禁;
再次经腹会阴联合切除miles手术的方案,由于切除了整个肛门,需要在腹部建立代肛门,而这里就存在着造漏以及管道回缩的情况。
由于专业性较强,而且难度较大,护士护理的难度也加大,工作量也增强。
另外,出现上述的情况,患者只能通过增加手术次数来解决问题,这样也增加了患者的负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避免手术后期并发症、使用方便的人工肛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管状结构和闭合装置;所述的管状结构为中心上下贯通的管状结构,所述的管状结构由上至下又分为三个结构不同且连为一体的管体,所述的管体至上而下分别为喇叭形管体1、波纹管管体2、套管式管体3;
喇叭形管体1:喇叭形管体1呈喇叭状,其上口径直径大于下口径直径,在喇叭形管体1的外侧面上设有若干开孔11;
波纹管管体2:波纹管管体2位于喇叭形管体1下方,波纹管管体2与喇叭形管体1形成的整体结构沿中轴线纵向的截面时,侧壁呈对称的波纹状,在波纹管管体2的管壁上也设有若干开孔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邹忠东;祁亚峰;林新颖,未经邹忠东;祁亚峰;林新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790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车门HEM包边胶自动加热恒温系统
- 下一篇:防尘LED吸顶灯